谚语云:“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意思是寒露之后,天气转凉,人们需要增添衣物以保暖。有人说寒露时节就应该穿秋裤,并演绎出了《秋裤歌》。关于《秋裤歌》的版本很多,我们只看其中两首的歌词节选:
版本一:“早上看一眼温度,竟然出现了负数,翻箱倒柜寻求保护,平时为美只管露,全身上下三尺布,可今天太冷怕扛不住……穿上秋裤就会幸福……”
版本二:“……骚年们都要注意保暖……穿上秋裤才能迎风招展……”
就这两首《秋裤歌》而言,是奉劝大家要注意保暖,希望大家穿上秋裤,达到保暖效果,获得幸福感。
但还有一种说法叫“春捂秋冻”,意思是到了寒露,不急着穿秋裤,冻一冻会比较好。所以,到底听谁的……
01 秋冻有啥道理呢?
秋冻是一种通过逐渐适应秋季寒冷气候来增强人体耐寒能力、调节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疾病的养生方法。强调在秋季气候变凉后,不要过早、过多地增添衣服,而是逐渐适应秋天的气候变化,以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季做好准备。
通过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人体锻炼耐受寒冷的能力。这种锻炼方式可以让人体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减少因气温骤降而引发的感冒等疾病。
寒冷的环境刺激可以激活褐色脂肪组织的活性,增加能量的消耗和代谢率,促进身体机能的调节和平衡。
秋冻过程中,身体接触寒冷的环境会引起血管收缩,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免疫细胞的运动和代谢。此外,寒冷还可以刺激体内的白细胞、抗体等免疫物质的产生,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抵抗力。
看到以上这些说法,又觉得“秋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样的话,就不要急着穿秋裤。
02 寒露节气的气温特点
穿不穿秋裤,这是一个涉及大气温度的问题,那我们就需要先来了解一下寒露节气的气温特点。
寒露时节,全国范围内的气温普遍开始下降,标志着深秋的到来。此时,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从炎热逐渐转向凉爽甚至寒冷。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寒露时节的气温特点差异显著:
北方地区如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已进入冬季或接近冬季,气温普遍低于10℃,内蒙古北部、黑龙江北部及青海地区的气温更是低于5℃,冷空气团开始占优势,降温明显。秦岭以南地区如新疆西部、华北地区等,气温处于10-15℃之间。
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海南等地,虽然气温仍在20℃左右,但相比之前已有明显下降,气候凉爽宜人。海南部分地区气温在25℃以上,仍然处于夏季。
白天由于太阳辐射仍较强,气温相对较高;而夜晚则因地面辐射散失热量,气温迅速下降,导致昼夜温差可达10℃甚至更多。昼夜温差显著增大。
寒露时节,风力逐渐增大,多地出现微风或有风的天气,加剧了气温的下降和昼夜温差的增大。
03 穿秋裤的原则
讨论到这里,那么,到底穿不穿秋裤呢?我们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即因人、因地、因天气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因人而异
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身体产生的热量相对较少,同时体温调节能力也下降,因此更容易感到寒冷,需要更早地穿上秋裤。年轻人由于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多,对寒冷的耐受力相对较强,不需要过早地穿上秋裤。
对于病人,要特殊对待,比如患有风湿性关节炎、静脉曲张等腿部疾病的人,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腿部对寒冷的敏感度增加,因此需要更早地穿上秋裤来保暖,避免病情加重。
经常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由于接触到的冷空气更多,需要更早地穿上秋裤来保暖。
因地而异
虽然同是寒露节气,但我国地域辽阔,按照大气温度的划分标准,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秋季,但季节的推进速度和深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已经步入深秋甚至初冬,而南方地区则仍处在秋季的中后期。处于冬季气温的西藏、漠河等地不仅要穿秋裤,还要穿更厚的秋裤抵御寒冷,而海南和台湾别说穿秋裤,穿短裤也没有问题。
因天气而异
寒露时节,冷空气活动频繁,如果出现寒潮大举南下的天气,气温会出现骤然下降的情况,此时,就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地穿上秋裤,注意保暖。
基本原则
穿秋裤,要掌握一些基本原则:
随着秋季气温逐渐下降,当感觉到腿部或膝盖部位有凉意时,应及时穿上秋裤,防止寒冷空气直接侵袭腿部,引发不适或疾病。
选择秋裤时,应优先考虑穿着的舒适度。秋裤的材质应柔软、透气、吸湿性好,避免对皮肤造成刺激或不适。尺码也要合适,不宜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或行动自如。
秋裤的厚度应根据气温变化和个人体感来选择。初秋时节,气温尚高,可以选择较薄的秋裤;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再逐渐换上稍厚的秋裤。避免过早或过晚穿秋裤,以保持身体的舒适度和健康。
在搭配外裤时,应注意颜色的协调和款式的匹配,避免过于突兀或影响整体形象。
秋裤作为贴身衣物,容易沾染皮屑、灰尘等污物,应定期更换清洗,保持清洁卫生。特别是在出汗较多或运动后,应及时更换干爽的秋裤。
作者:王元红 天气气候高级工程师
审核:唐芹 中华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资深研究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
出品:科普中国
本文封面图片来自版权图库,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