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 > 列表 > 正文

这位“三战”上岸的院士,好像真能让MOSS变为现实…
2024-09-15

“刘培强少校,您好。我是载人轨道空间站控制系统550W离线版本,量子体积八千一百九十二,人类迄今为止算力最强大的硬件……”

去年春节档,《流浪地球2》爆火,制造了许多名梗。尤其是北京航天中心马兆主任这一角色,在网友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下,直接迭代成了电子宠物……

当然,最吸引观众注意的,还得是一台名叫“MOSS”的量子计算机。电影外,它也把“量子”这个词,带进大众视野。

但是,如果现在告诉你,“MOSS”的研究进展获重大突破,我们距离“延续人类文明”又近了一步,你什么感觉?

2023年10月24日,凭借拓扑绝缘体研究和在拓扑绝缘体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获得2024年度巴克利奖。这是70年来,这项国际凝聚态物理最高奖首次花落中国籍科学家。

2024年6月24日,薛其坤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而这一切,都要从山东的一个小村庄说起。

01

“三战”逆袭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沂蒙,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人们对这片大地总是不乏溢美之词。

1963年,薛其坤就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但当时的沂蒙,非常贫困。小时候,薛其坤既要上学又要干农活,饭食却只是地瓜、煎饼,有时候还吃霉变的地瓜做的煎饼,就点咸菜。

艰苦的环境,反而造就了他坚强的性格,他懂得了要劳动与求知并重,“走出大山”也成为他心底最朴素的理想。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薛其坤被选拔到了县里的蒙阴一中学习。不久后,他考上了当时山东最好的大学——山东大学。

大学毕业后,薛其坤的梦想不止于此,他追求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可面对考研,薛其坤没有一帆风顺。

“第一次考研的时候高等数学考了39分,第二次考研的时候普通物理考了39分,所以这个39分对我来讲真是一个魔咒。”

薛其坤没有放弃,他选择三战。终于在1987年第三次考研的时候,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录取,攻读凝聚态物理专业。

让薛其坤始料未及的是,自己科研路上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02

“7-11”生活

研究生毕业时,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薛其坤跟着导师继续读博士,从事表面物理的研究。

直到1992年6月,薛其坤迎来转机,他被选派为中日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到日本东北大学第一金属材料研究所,完成他博士论文的最后一部分科研任务。

可一到实验室,薛其坤就“傻眼”了。这所大学,在当地乃至日本都非常有名,有一个绰号“seven eleven”,意味着工作时间是“7-11”,早晨7点到晚上11点。不仅如此,导师樱井利夫还要求他们:一周工作6天,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准时到达实验室。

“每天就是三件事,吃饭、睡觉、搞科研。有的时候困得坐在马桶上都能睡着。”

回忆起那段时光,薛其坤仍然记忆犹新。除了体力和毅力上的考验,语言不通则是精神上的折磨。

刚开始因为英语不好,薛其坤几乎听不懂导师的指令。“7-11实验室”里的仪器要比国内的精密得多,由于刚接触,又听不懂导师的话,他常常做错事。

“有时候老师要使用仪器,让我给他递扳手,我递成钳子;让我给他递十字花螺丝刀,我只听得懂螺丝刀,就拿平头的给他。老师会气得把工具一摔走掉。”

身心俱疲的薛其坤非常崩溃。不少去这里学习的学生和研究者受不了煎熬“逃”了回去。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断告诉自己,“起码不能给中国留学生丢人,一定要坚持”。不久之后,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突破。

到了1996年,薛其坤被邀请在物理学规模最大的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做报告。糟糕的口语,成为一大难关。为了克服,薛其坤前后模拟练习了80多遍,甚至每一个环节,该做什么手势,都练习到位。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薛其坤的演讲最终征服了现场听众,那时他觉得“像夏天很渴时喝了冰水一样,很舒服”。

03

“薛老师,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出来了”

1999年,薛其坤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在国际上已经闯出名气的他,却果断选择回到中国。

2005年5月,42岁的薛其坤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工作。2009年,他率领科研团队进入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科研领域。

薛其坤在清华大学物理系办公 来源:观察者网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中的一个重要量子效应。长期以来,使其“现身”并实现实验观测难度极大,也因此,成为全世界科学家都希望实现的一个科学目标。

未来30年,量子计算机和量子网络是颠覆性的信息技术之一,如果能在量子技术领域获得突破,会让整个信息时代迎来跨越式发展!

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多个研究组;20多位研究生;不同专长的团队成员……他们在薛其坤的领导下,为着共同的目标奋斗。大家每天都通过电话和邮件交流结果,隔两三周就会充分讨论实验的各种细节。

1500多个日夜,团队成员进行了上千次的材料生长与测量对比实验。直到2012年10月12日晚10时35分,刚从实验室回家把车停好的薛其坤,收到了学生的一条短信:

“薛老师,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出来了,等待详细测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迹象终于显现了!

接下来两个月,薛其坤带领团队经过详细的样品优化和测量,终于获得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存在的无可辩驳的实验数据。

2013年,薛其坤团队的这一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科学》杂志上,被审稿人称为“凝聚态物理界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杨振宁曾做出高度评价,“是从中国的实验室里头第一次,做出来了并发表出来了诺贝尔奖级的物理学论文。”

这一刻,距离美国物理学家霍尔提出反常霍尔效应刚好过去133年。

04

“这100万美元怎么用呢”

自成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后,薛其坤团队的科研成果也不断刷新:

2015年,团队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零电导平台;2017年,团队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观测温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首次实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多层结构;2018年,团队与合作者首次发现一种内禀磁性拓扑绝缘体,开启了国际上一个热点研究方向……

因为这一成果,薛其坤也被评为中国首届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者,奖金为100万美元。

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上,主持人善意地调侃道,“这100万美元怎么用呢?”

薛其坤爽朗一笑:给团队成员、合作伙伴改善生活吧!

学生们眼中的薛其坤,乐观、幽默、充满活力,大部分时候都非常和蔼,还经常会买好吃的“贿赂”他们。

但在实验技术与科研训练中,薛其坤对他们的要求却非常严苛。“他要求我们就算闭着眼睛,也能把仪器操作好。”“给他的一些论文,里面包括一些单位、物理量,单位是要用斜体来标出来的,他都会给我们指出来”学生们回忆道。

“像我们有时候实验加个班,我们可能觉得很累,但时不时的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四楼薛老师办公室的那盏灯,它一直是亮着的。”

“实际上科学研究,征服一个个科学上的问题、难关,已经变成了我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我来讲放松就是回到实验室,去看看文献,和学生讨论一些实验上的问题。”今年已经62岁的薛其坤,依旧满怀壮志,“还想继续努力,带领学生们向着新的科学奥秘发起攻关。”

参考资料:

[1] 他考研3次读博7年,取得诺奖级成果![OL].新华社 科协改革进行时,2019.7.6
[2]吴月.薛其坤:以务实之行,探科研之极[N].人民日报,2024.6.18

[3][开讲啦]薛其坤: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降低电子产品能耗 提升速度.[OL].央视网,2017.5.6

[4]曾3次考研的大学校长,拿下国际大奖!清华发文祝贺:70年来首位……[OL].中国青年报,2023.10.25

[5]“沂蒙山区驶出的小船”书写传奇!山东籍物理学家薛其坤获颁巴克利奖[OL].人民号,2023.10.26

[6]谢艳霞.专访薛其坤,谈顶尖量子科学家最关心的事[J].南方周末,2022.10.13

[7]70年来首位,山大校友薛其坤院士荣获巴克利奖![OL].山东省教育厅,2023.10.26

[8]中国首位!考研物理只有39分的他,成为院士![OL].谷思学术,2024.4.5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