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536年),南北朝时期齐梁间著名医药学家、道教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附近)人。因曾隐居于茅山,又有“山中宰相”之称。卒后谥贞白先生。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456-536年),南北朝时期齐梁间著名医药学家、道教思想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附近)人。因曾隐居于茅山,又有“山中宰相”之称。卒后谥贞白先生。陶弘景的思想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继续阅读]
(581-682年),我国唐代医药学家,生于陕西耀县,自幼好读书,勤学苦练,20岁即精诸子百家,善言老庄,又好释典,兼通阴阳,推及医药。孙思邈在中国医药学史中有诸多贡献。首先他特别讲究医德,对病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治病严肃认真...[继续阅读]
(1518-1593年),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字东壁,号濒湖,人称李濒湖。蕲州人(今湖北蕲春)。做过楚王府奉祠正。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时珍虽考过科举,后来还是弃儒业医。李时珍继承家学,注重研究药物,重视临床实践。他...[继续阅读]
(1562-1639年),我国明代著名医家。字会卿,又字景岳,别号通一子。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先祖原是四川绵竹县人,因有军功被任为绍兴卫指挥。他幼年随父亲到京城,十几岁时,从名医金英学习;中年从军,曾到过河北、东北等地。多年未获...[继续阅读]
(1768-1831年),清代著名医家。亦名全任,字勋臣,河北玉田人,在北京居住数十年,曾到过滦州、奉天等地。王清任勤奋好学,重视实践,他力主医学理论必须与医疗实践相结合,十分强调医生了解人体脏腑的重要性,认为“著书不明脏腑,岂不...[继续阅读]
指医学科学研究过程的基本步骤。它一般是由选定课题、提出假说、课题设计、申请立题、实施计划、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成果鉴定和推广七大步构成。医药学研究是探索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寻求防治疾病的手段...[继续阅读]
就是确定医学科学研究的课题——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它是医学科学研究的起点和首要环节,所谓“课题选得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因此,课题选择的优劣,对研究的成败有决定意义。选定好的课题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应遵循:①...[继续阅读]
是指在医药学研究中根据已掌握的事实材料和已有的科学理论,对研究对象的未知问题作出假定性的说明和推断,亦称假设。在临床诊断中,根据初步掌握的病史、体检资料和已有的医学理论知识,对患者作出的拟诊或初步诊断即是假说...[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