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岐黄医药 > 列表
岐黄医药 共有 400 个词条内容

第二十节 《本草汇言》简介

    《本草汇言》成书于公元1624年,即明·天启4年,倪朱漠编纂。倪朱谟,字纯宇,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末医药学家。通医学,为人治疾有良效。毕生搜集历代本草书籍,详加辨误及考订,撰成《本草汇言》20卷。全书共议药626种,然其中出于自...[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一节 《本草备要》简介

    《本草备要》由明末、清初医药学家汪昂编著,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行。汪昂,字讱庵,安徽休宁县西门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5年)、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享年81岁。汪氏早年饱读经史百家,是明代末年诸生,曾寄籍...[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二节 《修事指南》简介

    《修事指南》为中药炮炙学专著,系清·张叡编撰,其撰年不详。卷首为炮炙论,总论制药之法;其次对所载232种药物的具体炮炙方法分别进行了阐述。该书主要参考了南北朝刘宋时期雷斅所撰之《雷公炮炙论》一书,并广泛汲取了各家本...[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三节 《本草从新》简介

    《本草从新》由清·吴仪洛编撰,刊行于1757年。吴仪洛(约1704~1766年)字遵程,浙江省海盐县澉浦人,秀才。先世藏书甚富,且多海内稀见医书。幼习举业,旁览医籍,后改研岐黄。曾游湖北、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并入天一阁苦读医籍,学...[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四节 《本草求真》简介

    《本草求真》成书于公元1769年,即清·乾隆34年,编者黄宫绣。黄宫绣(约公元1736~1795年)字锦芳,乃清代江西抚州宜黄人,出身于儒医世家,学识渊博,精通医药。其有感于当时本草书多“理道不明,意义不疏”。况有“补不实指,泻不直论...[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五节 《本草经疏辑要》简介

    《本草经疏辑要》由清·吴世铠辑,共8卷,刊于嘉庆十四年(1809)。作者吴世铠字怀祖,海虞(今江苏常熟)人。该书系将明·缪仲醇所撰《神农本草经疏》撷其精要,并作适当调整和增补而成。卷一为治疗序例,总论病理与用药宜忌之法甚详...[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六节 《本草分经》简介

    《本草分经》全书共四卷,系清·姚澜(又名维摩和尚)编撰,刊行于1840年。该书作者姚澜乃清代医家,字涴云,又称维摩和尚,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氏。为刑名师爷及儒学教官30余年,精医,治病疗效甚佳。长于本草,辑《本草分经》,书中以经...[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七节 《本草思辨录》简介

    《本草思辨录》由清末医家周岩撰著。周岩(约1832~1905年)字伯度,号鹿起山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周氏于咸丰六年(1856)任顺天府贡官刑部主事,其间于京邸患寒痢,几为庸医所误,遂有志于医。其披览医籍,精研岐黄,为人诊疗,亦获良效...[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八节 《本草正义》简介

    《本草正义》成书于公元1920年,由张山雷编著。该书是张氏在兰溪中医学校任教时所编之教材。书中分为草、木、果、蔬、金、石、鸟、兽、虫、鱼、人等类,并在每味药名之下首列《本经》和《别录》原文。下列诸项分为“正义”...[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

第二十九节 《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华夏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约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内经》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经验积累型、发展到了系统理...[继续阅读]

岐黄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