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华舌诊 > 列表
中华舌诊 共有 286 个词条内容

三十六舌

    见舌根微黑,尖黄隐见,或有一纹者,脉实,用大承气汤下之。脉浮,渴饮水者,用凉膈散解之。十可救其二三。 大承气汤 凉膈散 二方见前以上三十六舌,乃伤寒验症之捷,临症用心处之,百无一失。...[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伤寒金镜录后序

    伤寒之病,传变不一。瞬息之间,死生决焉。专门之医,每病于此。予观古虞廷尉陈君彦材所送《金镜》一录,元敖氏立辨三十六舌图,法详以证,证附以方。明白简要,可以使人缘形以察脉,由粗以而得精。中砭剂于膏肓,寄死生于呼吸。不...[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前言

    《伤寒舌鉴》是清朝张登所撰,成书于1667年。张登,字诞先,吴江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系清代名医张璐之子。张氏在《敖氏伤寒金镜录》和《观舌心法》的基础上,“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家大人治案所纪,及己所亲...[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自序

    尝读仲景书,止言舌白、胎滑,并无黄、黑、刺、裂。至《金镜录》始集三十六图。逮后观舌心法,广至一百三十有七。何后世证变之多若此。宁知伤寒自表传里,舌胎必由白滑而变他色,不似伏邪瘟疫等热毒,自内达外之一病便见黄黑诸...[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微白滑胎舌

    寒邪初入太阳,头痛、身热、恶寒、舌色微白有津。香苏散、羌活汤之类发散之。图1 微白滑胎舌...[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薄白滑胎舌

    此太阳里证舌也。二三日未曾汗,故邪入丹田渐深。急宜汗之。或太阳与少阳合病,有此舌者,柴胡桂枝汤主之。图2 薄白滑胎舌...[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厚白滑胎舌

    病三四日,其邪只在太阳,故胎纯白而厚,却不干燥。其证头疼发热,脉浮而紧。解表自愈。图3 厚白滑胎舌...[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干厚白胎舌

    病四五日,未经发汗,邪热渐深,少有微渴。过饮生冷,停积胸中,营热胃冷,故令发热烦躁,四肢逆冷,而胎白干厚,满口白屑。宜四逆散加干姜。图4 干厚白胎舌...[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白胎黄心舌

    此太阳经初传阳明腑病舌也。若微黄而润,宜再汗。待胎燥里证具,则下之。若烦躁呕吐,大柴胡汤加减。亦有下淡黄水沫,无稀粪者,大承气下之。图5 白胎黄心舌...[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

白胎黄边舌

    舌中见白胎,外有微黄者,必作泄。宜用解毒汤。恶寒者五苓散。图6 白胎黄边舌...[继续阅读]

中华舌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