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妇科临证 > 列表
中医妇科临证 共有 38 个词条内容

第七节 痛经

    每于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周期性发生小腹部疼痛,甚或痛引腰骶,重则剧痛难忍者,称为痛经。痛经分为四种:原发性痛经(亦称功能型痛经),多发生于初潮或初潮后2~3年;膜型痛经可发生于育龄期任何一次月经,或数月至1年以上发生1次...[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八节 闭经

    闭经是指女子年逾16周岁月经尚未来潮,或正常月经周期建立后又停闭6个月以上者。不包括妇女青春期前、妊娠期、哺乳期及绝经期的生理闭经,亦不包括子宫、宫颈、阴道、处女膜的先天性缺陷,或后天性损伤所引起的粘连闭锁,使月...[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九节 崩漏

    崩漏是以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沥不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失常的病症。其中经血暴下者称“崩”,也称“崩中”;经血淋沥不尽者称为“漏”,也称“漏下”。西医学中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简称功血),归属本...[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十节 经行头痛

    经行头痛是指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地出现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一、临床辨证规律(一)肝火旺盛证候【主症】经前头痛目胀,甚或巅顶掣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经行量多、色鲜红,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十一节 经行吐衄

    每逢经期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吐血或衄血,并伴随月经周期作止者称为经行吐衄。临床上常伴经量减少,甚至闭经,故有“倒经”、“逆经”之称。一、临床辨证规律(一)肝经郁火证候【主症】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量较多,色鲜红或深...[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十二节 经行泄泻

    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大便溏薄,甚或水泻,日行数次,经净恢复正常者,称为经行泄泻,又称“经行而泻”、“经来泄泻”。一、临床辨证规律(一)脾气虚弱证候【主症】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薄,伴有脘腹胀满,神疲乏力,或面...[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二章 带下病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增多,色、质、气味异常,外阴、阴道肿痛或瘙痒,或伴全身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因带脉失约,所下物连绵不断而得名。带下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妇科的经、带、胎、产等病,因为这些病都发生在束带以下的部位。另...[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一节 恶阻

    妊娠早期,反复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则食人即吐,影响孕妇健康者,称为恶阻,又称“妊娠呕吐”、“子病”、“病儿”、“阻病”等。这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疾患。如妊娠早期仅见轻微恶心,择食嗜酸,头晕倦怠,或晨起偶有...[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二节 妊娠腹痛

    妊娠期间,出现以小腹疼痛为主的病症,称为“妊娠腹痛”。前人认为腹痛之因是胞脉阻滞,亦称“胞阻”。本病产生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原因,一是虚寒:孕妇阳气素虚,孕后胎系于肾,肾阳越虚,肾阴越盛,导致于脏...[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

第三节 胎漏、胎动不安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下时止,或淋沥不断,而无腰酸腹痛者,称为胎漏,亦称“胞漏”或“漏胎”等。妊娠期出现腰酸、腹痛、小腹下坠,或阴道少量流血者,称为胎动不安,又称“胎气不安”。胎漏、胎动不安是堕胎、小产的先兆,多发...[继续阅读]

中医妇科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