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一个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的脉象。濡脉指的当然是脉的濡弱之气。这个脉归属于脉气,而非脉的形状。故而浮可见濡弱,沉可见濡弱,脉大也可濡弱,脉小也可濡弱。因此,我们不要被传统脉诊书上所说的“濡脉浮细,如毛飘水”这...[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这也是一个临床上经常可以遇到的脉象。濡脉指的当然是脉的濡弱之气。这个脉归属于脉气,而非脉的形状。故而浮可见濡弱,沉可见濡弱,脉大也可濡弱,脉小也可濡弱。因此,我们不要被传统脉诊书上所说的“濡脉浮细,如毛飘水”这...[继续阅读]
滑脉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脉象之一,是津液结聚浓缩的表现。营养过剩、堆积可以导致滑脉。因此,滑脉多提示痰病。这很形象,就像有的患者吐出的那些痰一样,黏稠浓厚如胶,就是营养堆积不化的表现。很多伤食的小朋友在右关脉都会...[继续阅读]
涩脉和滑脉相对,是一种不通畅、不流利、不盈润的脉象。这个脉象很多脉诊书描述得很好:如轻刀刮竹,如雨粘沙。但是当具体到临床的时候,却又不仅是这些。涩脉是一个脉形、脉气相合的脉象。涩脉通常脉形细,而脉气不流利、流动...[继续阅读]
掌握常见的稳定脉象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稳定的脉象,总是有对应的处方。见是脉用是方,不管患者是什么疾病都是如此。而这个实脉就是一个很稳定的脉象。实脉和寒实证脉象非常相似。实际上实脉相当于寒实证里面比较重的一种...[继续阅读]
弦脉是临床上最为常见、最有代表性的脉象,也是变化最多的脉象。弦,即如琴弦之意,即紧张之意,即绷紧之意,即收敛之意,即拘束之意,即直长之意,即缺乏柔软之意,即缺乏波动感之意。既有枯涩失于润养之意,又有收敛失于舒展之意。...[继续阅读]
一女性患者,30岁。因“反复双膝盖疼痛”就诊。现左侧膝盖稍肿、疼痛明显、发紧,难下蹲,走路及蹲下疼痛明显,平时出汗多,腹诊双侧胸胁下方冷,脉诊双关脉独大而濡紧滑,余脉沉细而实,舌淡白。有人会问:脉象为什么会濡紧同时出现...[继续阅读]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浮脉有什么好讲的?”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浮脉里面有些很重要的东西必须要讲清楚。越是基础的东西,越要扎实地掌握,才能在临床中不迷惑。同时也是因为这个浮脉,有不少书籍中的描述不够清晰明确,容易让人...[继续阅读]
简单地说,沉脉就是指脉的位置相对较深。脉接近于骨,甚至在骨平面之下,如图81、图82。图81 沉脉图图82 沉脉横截面图临床上,有些比较瘦、皮肤肌肉比较薄弱的患者,脉管会显得比较凸露,就比较难以判断是否为沉脉。这时候,就需要根...[继续阅读]
这里说的上下是寸脉和尺脉的相对而言。寸脉相对尺脉为上,尺脉相对寸脉为下。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脉象在上下对比、左右对比、浮沉对比时,会出现差别比较大的情况。这种对比的差异,有些是具有临床意义的。掌握这些差异...[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