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南、四川等地。作为药用,主要为生用。【别名】 野菊、野黄菊、苦薏。【性味】 苦、辛,微寒。【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散结,清肝明目。【主治】(1)甲...[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来源】 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主产于安徽、浙江、河南、四川等地。作为药用,主要为生用。【别名】 野菊、野黄菊、苦薏。【性味】 苦、辛,微寒。【功效】 清热解毒,疏风散结,清肝明目。【主治】(1)甲...[继续阅读]
【来源】 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乔木酸枣的成熟种子。主产河北、陕西、辽宁、内蒙古、河南等地。作为药用,主要是生用或炒用。【性味】 甘,平。【功效】 养心安神,敛汗。【主治】 甲亢患者见有虚烦失眠,梦多,易醒,心悸怔...[继续阅读]
【来源】 为鳖科动物鳖的背甲。主产河北、湖南、安徽、浙江等地。作为药用,主要是生用,或醋炙用,或砂炒炮用。【性味】 咸,寒。【功效】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清虚热。【主治】(1)甲亢患者见有低烧(38℃以下),怕热,多汗,皮肤...[继续阅读]
【来源】 本方来源于元朝《丹溪心法》。原名大补丸,由于本方专用于补阴降火,因此,后人又名为大补阴丸。方由熟地黄、龟板、黄柏、知母、猪脊髓组成,原为丸剂,亦可作汤剂煎服。【功效】 滋阴降火。【主治】(1)甲亢见有怕热...[继续阅读]
【来源】 本方来源于明朝《摄生秘剖》。方由生地黄、五味子、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酸枣仁、人参、玄参、丹参、白茯苓、远志、桔梗、朱砂组成。原为丸剂,亦可作汤剂煎服(此时,朱砂则宜冲服)。【功效】 滋肾阴...[继续阅读]
【来源】 本方来源于宋朝《小儿药证直诀》,原名地黄丸,后人为了避免与八味地黄丸(《金匮要略》)混淆,将地黄丸改称为六味地黄丸。方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组成。原为丸剂,亦可作汤剂煎服。【功效...[继续阅读]
【来源】 本方来源于明朝《景岳全书》。方由熟地、山药、枸杞子、炙甘草、茯苓、山茱萸组成。原方为汤剂,亦可作丸剂;若作丸剂,亦不宜叫“左归丸”,原因是《景岳全书》另有一方叫左归丸,其组成、功用与左归饮有异。【功效...[继续阅读]
【来源】 本方来源于清朝《医方集解》。有谓龙胆泻肝汤是李东垣方,其根据是《兰室秘藏》已有龙胆泻肝汤,只是其组成比《医方集解》少黄芩、栀子和甘草三味。《医方集解》中龙胆泻肝汤的组成是: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