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和寄主蝠蛾昆虫的特性有着紧密的关系,与其寄主的垂直分布相一致。在高山草甸中,完成一个有性世代需352~379天。每年6月中旬后,特别是到了七八月份,正是蝙蝠蛾幼虫一年中第2次蜕皮(7~8月份...[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冬虫夏草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和寄主蝠蛾昆虫的特性有着紧密的关系,与其寄主的垂直分布相一致。在高山草甸中,完成一个有性世代需352~379天。每年6月中旬后,特别是到了七八月份,正是蝙蝠蛾幼虫一年中第2次蜕皮(7~8月份...[继续阅读]
(1)温度虫草蝙蝠蛾幼虫有耐低温特性,而虫草真菌前期喜中温。生长后期则能耐低温。如:虫草真菌苗丝体生长温度一般为20~25℃;10~20℃时形成菌核;6~10℃产生子座;6~12℃子囊孢子弹射。调查表明:虫草真菌各个阶段生长均...[继续阅读]
冬虫夏草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厘米,直径0.3~0.8厘米。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偶见棕褐色。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全身有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以中部4对最...[继续阅读]
从子座横切面看,子囊壳呈卵形,近表面生,基部埋藏于子座内,子囊孢子呈线形。从虫体横切面看,表皮有6~30微米的刚毛,体壁层较厚,有侵入的菌丝,其内为相互交织的菌丝,中间有多角状的内脏残迹。从粉末看,呈棕褐色...[继续阅读]
有关冬虫夏草的性味,历代医家的说法大同小异。《本草从新》“:甘,平。”《药性考》“:味甘,性温。”《青海药材》“:味甘、酸,性干,气香。”《中国药用真菌》“:甘后微辛,温。”《中国医学大辞典》:“夏草甘...[继续阅读]
对于冬虫夏草功用的描述,最早见于《本草从新》一书,谓其能“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劳嗽”。其后,在许多中医药书及史志中,均有关于其功用的记载。《柑园小识》说“:用酒浸有益肾之功,能治腰膝间痛楚;与老鸭同煮...[继续阅读]
临床应用,常以冬虫夏草配合北沙参、麦门冬,治疗虚劳咳嗽咽干,盗汗,痰中带血;配合百部、川贝母,治疗肺结核阴虚气弱,嗽咯血,胸闷胸痛;配合菟丝子、肉苁蓉,治疗肾虚腰酸腿软,精倦怠;配合淫羊藿、巴戟天,治疗...[继续阅读]
冬虫夏草属于菌类药物,类似于食用菌,临床使用安全度很大。可入煎剂,也可入丸散。一般煎汤用3克,可与其他中药一起入煎,亦可另放入瓷碗中加盖,隔水炖煮。由于虫草价格昂贵,入煎剂许多有效成分不能溶解于水中,临床...[继续阅读]
不同产地、不同人工培育条件下的冬虫夏草,其理化成分稍有差异,总体趋向一致。氨基酸类:野生冬虫夏草含有粗蛋白23.5%~35.8%。其水解所得氨基酸有赖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丝氨酸、组氨酸、甘氨酸、精氨酸...[继续阅读]
冬虫夏草的不同制剂均能明显激活提高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强肝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脾巨噬细胞增殖。明显增大小鼠碳粒清除率和肝脾吞噬系数,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指数与吞噬...[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