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 列表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共有 868 个词条内容

石胆

    别名胆矾毕石君石基石黑石铜勒立制石石液蓝矾性味·主治酸、辛,寒,有毒。《本经》:明目目痛,金疮诸痫痉,女子阴蚀痛,石淋寒热,崩中下血,诸邪毒气,令人有子。炼饵服之,不老,久服,增寿。说明据考证,本品为硫酸盐矿物胆矾的结晶...[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砒石

    别名信石人言砒黄信砒砒霜。生者叫砒黄,炼者名砒霜。性味·主治辛,酸,大热,有毒。砒黄时珍:除喘积痢,烂肉,蚀瘀瘰疬。砒霜《开宝》:疗诸疟,风痰在胸膈,可作吐药。不可久服,伤人。《大明》:治妇人血气冲心痛,落胎。时珍:蚀痈疽...[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礞石

    别名金礞石青礞石金礞石性味·主治甘、咸,平,无毒。《嘉祐》:食积不消,留滞脏腑,宿食癥块久不瘥。小儿食积羸瘦,妇人积年食癥,攻刺心腹,得巴豆、硇砂、大黄、荆三棱作丸散良。时珍:治积痰惊痫,咳嗽喘急。说明据考证,金礞石为...[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花乳石

    别名花蕊石性味·主治酸、涩,平,无毒。《嘉祐》:金疮出血,刮末傅之即合,仍不作脓。又疗妇人血运恶血。时珍:治一切失血伤损,内漏目翳。说明据考证,本品为变质岩类石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含大量钙、镁的碳酸盐。有化瘀止血功...[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姜石

    别名��砺石裂姜石性味·主治咸,寒,无毒。《唐本草》:热豌豆疮,疗毒等。说明据考证,为灰岩或白云质岩受风化淋蚀而成的钙质,含镁质、钙质及镁钙质,多在土层中。主含碳酸钙。有清热解毒功效。用于疔毒,通身水肿。...[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麦饭石

    别名粗理黄石蛙背石石冰片性味·主治甘,温,无毒。时珍:一切痈疽发背。说明据考证,本品为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等多种矿物的集合体。主含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氧化铁(Fe2O3)等多种成分。有止痛散结,祛腐生肌...[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戍盐

    别名胡盐羌盐青盐秃登盐阴土盐石盐寒盐冰盐岩盐大青盐性味·主治咸,寒,无毒。《本经》:明目目痛,益气,坚肌骨,去毒蛊。《别录》:心腹痛,溺血吐血,齿舌血出。《大明》:助水脏,益精气,除五脏癥结,心腹积聚,痈疮疥癣。时珍:解芫青...[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凝水石

    别名寒水石白水石凌水石盐精石泥精盐枕冰石水石凝水石(红石膏)性味·主治辛、咸,寒,无毒。《本经》: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别录》:除时气热盛,五脏伏热,胃中热,止渴,水肿,小腹痹。时珍:治小...[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玄精石

    别名太乙阴精石玄英石元精石性味·主治甘、咸,寒,无毒。《开宝》:除风冷邪气湿痹,益精气,妇人痼冷漏下,心腹积聚冷气,止头痛,解肌。宗奭:主阴证伤寒,指甲面色青黑,心下胀满结硬,烦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四肢逆冷,咽喉不利肿痛...[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

朴消

    别名消石朴朴消石海末盐消皮消水消海皮消性味·主治苦、辛、咸,寒,无毒。《本经》: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别录》:胃中食饮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甄权: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继续阅读]

精编本草纲目图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