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名诊断1.主症 半身不遂,神志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2.次症 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3.急性起病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4.发病年龄 多在40岁以上。说明:具备2个...[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病名诊断1.主症 半身不遂,神志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2.次症 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3.急性起病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4.发病年龄 多在40岁以上。说明:具备2个...[继续阅读]
(一)口僻口僻俗称吊线风,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口眼斜,多伴有耳后疼痛,因口眼斜有时伴有流涎,言语不清,无半身不遂。与现代医学周围性面瘫相似。(二)痫病痫病为发作性疾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喉可有异常叫声...[继续阅读]
(一)脑梗死诊断标准(1)中老年人。(2)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常在睡眠后出现症状。(3)症状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逐渐加重。(4)意识多清楚,而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体征明显。(5)脑脊液,一般不含血。(6)CT扫描早期(发病后24h内)多正常,...[继续阅读]
(一)脑梗死鉴别诊断1.脑出血 脑出血多发生在60岁以下,在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发病当时血压明显升高,CT检查发现出血灶可明确诊断。2.脑栓塞 脑栓塞起病急骤,局灶性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常有栓子来源的基础疾病如...[继续阅读]
(一)辨证论治治疗大法: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夹杂,当扶正祛邪...[继续阅读]
(一)毫针治疗1.中经络(1)半身不遂:治以通经活络,滋养肝肾为法。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主穴: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伏兔、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配穴:半身不遂者可取患侧...[继续阅读]
(一)拔罐法取穴:肩髃、臂臑、曲池、阳池、秩边、环跳、风市、伏兔、阳陵泉、丘墟。操作方法:用小口径火罐,取肩髃、臂臑、曲池、阳池、秩边、环跳、风市、伏兔、阳陵泉、丘墟等穴,分组轮换应用。适用于半身不遂者。(二)药枕...[继续阅读]
(一)组成卒中康复小组由神经内科医师、专业护理人员、针灸医师、物理与康复医师组成。内科医师要将已确诊为出血性卒中或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发病、急救过程做详细介绍,再共同对患者的意识情况、体征、肢体功能、语言和吞咽...[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