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的补体具有溶细胞、溶菌、溶病毒作用,以及调理作用和清除免疫复合物等生物学活性。详见第三章第三节。...[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不耐热碱性蛋白,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广泛存在于体液和黏膜外分泌液中。溶菌酶可水解细菌胞壁的肽聚糖,使细菌溶解。...[继续阅读]
防御素是一组富含精氨酸的耐受蛋白酶的小分子多肽,对细菌、真菌、某些包膜病毒有广泛的杀伤作用。其中α-防御素主要通过破坏病原体膜屏障、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杀伤作用等发挥对病原体的杀伤作用。...[继续阅读]
1.机体的固有免疫是()A.感染病原微生物而获得B.接种疫苗而获得C.机体输入淋巴因子而获得D.由遗传而获得2.先天遗传而获得的免疫功能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B.特异性免疫C.两者均是D.两者均不是3.吞噬细胞对病原生物吞入后将其杀死并...[继续阅读]
(一)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和细胞1.变应原及其特征变应原(allergens)是指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性物质。天然变应原大多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10000~20000)的可溶性蛋白质抗原。某些药物或化...[继续阅读]
Ⅱ型超敏反应是由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后,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图7~2)。Ⅱ型超敏反应又称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超敏反应。(一)Ⅱ型超敏反...[继续阅读]
Ⅲ型超敏反应是由中等大小相对分子质量的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局部或全身毛细血管基底膜后,通过激活补体并在血小板、嗜碱性和中性粒细胞参与作用下,引起的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和...[继续阅读]
Ⅳ型超敏反应是由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较慢,当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后,通常须经24~72h方可出现炎症反应,因此又称迟发型超敏反...[继续阅读]
自身免疫(autoimmunity)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产生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现象。人体内存在有限数量的自身抗体和/或自身反应性T细胞,有助于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自身组织细胞和成分,具有维持机体生理平...[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