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 列表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共有 406 个词条内容

预激综合征的电生理检查

    一、预激综合征的临床类型根据旁道的连接部位可将预激综合征分为3类:①房室旁道(Kent束):1893年由Kent发现并命名,直接连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可能由于房室环发育缺陷而形成。可位于房室环的任何部位的心内膜下,以左侧游离壁多见...[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检查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VT)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其持续时间临床上将室速分为持续性与非持续性两类,前者指发作时间≥30s或30s内出现晕厥者,后者指发作时间持续短于30s而无症状者。90%以上室速是由折返所致。一、室速的...[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附1 临床心内电生理检查工作指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起搏与心脏》杂志编辑部专题工作组近年心内电生理检查《简称电生理检查》业已在国内普遍开展。但电生理检查毕竟方法复杂、专业性强、耗资昂贵,且有一定并发症,病人和医护人员...[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附2 ACC/AHA关于临床心内电生理和导管消融术的指南

    过缓性心律失常:对于已经明确或怀疑为过缓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经电生理研究,将其分为窦房结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延迟3种情况。这些病人中大多数通过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明确诊断,电生理检查仅用于少数心电图难以...[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技术要求

    一、心电图机性能技术指标一台心电图机必须达到国家要求的技术指标,经电子仪器室工程技术人员检查合格以后,才能投入临床使用,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检查。①灵敏度(增益):输入1mV电压,描笔打出1个方波,振幅10mm,用mm/mV表示。标...[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心电图机的性能特点

    一、热笔式心电图记录仪器热笔式心电图记录仪器经过长期推广使用,已经普及到广大基层医疗单位甚至个人诊所。这种仪器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多为单支笔记录(也有多导联同步记录的热笔式心电图记录仪器),便于出诊...[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标准导联

    这一导联体系不是说比以后介绍的加压肢体单极导联“标准”,而是自1903年Einthoven创建心电图以来,直至40年代创建单极导联以前,心电图记录仅有这一套导联体系。习惯上把这一导联体系称为“标准导联”。Einthoven不仅创建了标准导...[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40年代,Wilson在实验动物的心脏外膜上放一个电极,称为“探查电极”(exploringelectrode),把另一个电极放在距心脏尽可能远的体表面上。应用这种导联的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导联体系直接记录探查电极下那一部位的心电变化。从而更加准确...[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胸壁导联

    早在本世纪30至40年代Wilson就倡导用V1~V6这6个“半单极胸壁导联”。当时成为心电图学上的一个重大进展,至此,12导联体系心电图已宣告成立。胸壁导联电极的连接方式是,无干电极与肢体导联组成中心电端连接,探查电极置于胸壁特...[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

Bailey六轴系统

    将3个标准导联和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轴保持原有的方向不变,角度不变而移于0点处,便得到一个辐射状的几何图形,称为Bailey六轴系统。虚线代表该轴的负侧,实线代表该轴的正侧。12根导联线均匀地分布在一个额面上,彼此之间的夹角...[继续阅读]

多导同步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