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医学诊断影像学 > 列表
医学诊断影像学 共有 446 个词条内容

第一节 核医学影像诊断学的历史

    核医学的“三要素”即核素、核仪器和核素标记化合物,不管是实验核医学还是临床核医学均不可缺少其一,否则核医学本身不复存在,更谈不上发展,而“三要素”中任何一种的研究有所突破时,都使核医学前进一步。在核医学发展的整...[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二节 核医学显像的基本原理

    核医学是根据脏器摄取带有放射性的物质(显像剂)后由于靶器官与非靶器官、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存在分布上的差异,靶器官的选择性摄取,显像剂的分布就出现显著的不同,核仪器收集来自靶器官内部发射出的核射线信息,并根据各部...[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三节 检查方法与适用范围

    按临床要求选择方法,有静态与动态显像;平面与断层显像;局部与全身显像;运动与静息显像。现介绍各自方法及适用范围。静态显像,指采集某一观察面在一定时间内的总放射性分布图像。多用于小器官显像和粗略观察某器官的形态、...[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四节 核医学影像诊断的特点

    一、核医学影像诊断是一种以脏器解剖形态与脏器功能相结合的“功能影像”。即在一张图像中既可以分析靶器官的形态、位置和大小,又可以通过显像剂的分布获取各种参数分析靶器官的整体或局部功能。例如甲状腺静态平面显像...[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五节 核医学影像诊断的限度

    由于核医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尚存在有不成熟和局限性。1.图像的解剖结构分辨不如X线CT、MRI清楚。由于核素γ射线须发自靶器官,不可能无限量投给,信息量相当低,加上设备“贪污”信息是目前还不能克服的问题。如:准直器的影响、...[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六节 核医学影像诊断的要点和读片程序

    与其他影像诊断一样,核医学影像诊断要求医师除了具有丰富全面的医学知识外,还要有较深的核医学专业知识和经验。以能够驾驭全局,根据图像和数据、曲线的变异提出有诊断价值的意见和解释。要能够做出符合逻辑,尽可能实际的...[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二节 磁共振造影剂

    尽管MRI成像对于同一层面的组织可以通过形态及信号变化,来反映组织的特性,但对检查某些微小病变和一些T1、T2弛豫时间与正常组织基本相仿的病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使用磁共振造影剂具有必要性。一、MRI造影剂分类:物质置于磁场...[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三节 超声波声学造影剂

    超声波声学造影剂主要应用有两大方面:胃肠道声学检查和心脏声学造影检查。一、胃肠道声学造影剂由于空腹胃肠中有大量气体,故胃肠道疾病行超声检查时,需口服或灌肠适量造影剂(500~800ml),以消除胃肠中气体的影响。常用造影剂...[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四节 造影剂反应与处理

    据国内外统计,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毒副反应发生率占4.17%,而非离子型造影剂较低,为0.69%,我国药典规定:使用含碘造影剂前,必须行碘过敏试验。常用的碘过敏试验有两种方法。①口服法:检查前2小时开始口服10%碘化钾,病人无反应为阴性...[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介入放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国外初创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起步于80年代,发展较快。1990年4月卫生部发出“关于具备有一定条件的放射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后,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异常迅速,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专家预言下一...[继续阅读]

医学诊断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