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乳腺超声 > 列表
乳腺超声 共有 133 个词条内容

第二节 三维超声成像

    1961年,Baun和Greewood最早提出了三维超声的概念。三维超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静态三维成像、动态三维成像及现在的实时三维超声成像3个阶段。三维超声成像根据原理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机械式或手持式采集图像,即利用电机或人工驱...[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第三节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系统是一种全新的三维容积成像系统。ABVS技术最早于2009年开始应用于临床,目前以SIEMENS公司的ACUSONS2000系统为代表,扫描设备由超声机器、扫描柱、机械臂构成。操作时,将机械臂及探头固定于乳腺上适当位置...[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第四节 超声造影

    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是其生长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基础,良性、恶性肿瘤在微血管的密度、形态及分布等方面明显不同。对肿瘤内微血管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疗效判断和预后估计。以往用于检测病灶内血流情况的彩色多普勒...[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第五节 萤火虫技术

    萤火虫技术是一种用于探测组织微钙化的新技术。在乳腺超声诊断中,微钙化对判断肿物良、恶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以往超声设备所能检测到的信号中,一部分钙化却被背景噪声所掩盖而无法显示出来。萤火虫技术利用细微组织与...[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第六节 超微血管成像

    超微血管成像(SMI)又称魔镜成像,是一种创新的血管成像技术,在不使用造影剂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低流速细小血管的清晰显示。SMI具有以下优势:低速血流的可视化、高分辨率、极少的运动伪像及高帧频。SMI是通过智能化的测量和计算...[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临床特征

    (一)发病及流行病学乳腺增生症又称乳腺增生病,是以乳腺上皮增生为主的非炎症性病变,是最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与内分泌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以往曾被称为囊性乳腺病、囊腺病、囊性增生病、纤维囊性...[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超声诊断

    (一)声像图(1)腺体结构紊乱,可见片状低回声区。(2)腺体内可见低回声结节,呈单个或多个,结节边界欠清晰,形态可规则或不规则,无包膜回声。(3)腺体内单发或多发囊肿:多为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边界清楚,囊壁薄而光滑,后方回声增强...[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鉴别诊断

    (一)纤维腺瘤纤维腺瘤较增生结节形态更规则,境界更清楚,多呈椭圆形、浅分叶形,有包膜,可见侧方声影,CDFI部分纤维腺瘤可见血流环绕。(二)乳腺癌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可呈微分叶状、蟹足状、毛刺状;后方多有衰减;部分肿瘤内可...[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病例分析及声像图特征

    (一)病例1临床:女性,33岁,自述月经前乳腺胀痛不适,月经后略缓解,触诊有结节感。超声表现:双乳腺腺体结构紊乱,回声不均匀,腺体内可见散在片状低回声区,无明显边界。弹性成像评分为2分。腺体大部分变形,其内蓝绿均可见,以绿色为...[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

临床特征

    (一)发病及流行病学乳腺纤维腺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人群以青年女性多见。(二)临床表现乳腺纤维腺瘤常为单发,亦有多发者。腺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肿瘤表面光滑,质地韧,界限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度...[继续阅读]

乳腺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