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软组织肉瘤的病理形态学再结合临床表现,将软组织肉瘤分为低度恶性(G1)、中度恶性(G2)和高度恶性(G3)三级。一般来说,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纤维肉瘤、黄色瘤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高分化的粘液脂肪肉瘤和脂肪瘤样脂肪肉瘤等属...[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按软组织肉瘤的病理形态学再结合临床表现,将软组织肉瘤分为低度恶性(G1)、中度恶性(G2)和高度恶性(G3)三级。一般来说,隆突性皮纤维肉瘤、纤维肉瘤、黄色瘤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高分化的粘液脂肪肉瘤和脂肪瘤样脂肪肉瘤等属...[继续阅读]
根据软组织肉瘤生长和发展的特点,就诊时间不同,在临床上出现复发和转移是经常见到的。又由于其恶性程度的不同,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差异也很大。关于复发,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几组资料也能说明问题。据收治的214例低度恶性...[继续阅读]
1977年美国联合协会软组织肉瘤小组根据Russell收集13个单位在15年内治疗软组织肉瘤的经验,在TNM分期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期法。就是根据软组织肉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三级(G1、G2、G3),从而构成了4个部分...[继续阅读]
近年来,应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软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已逐渐引起普遍关注与重视,在此领域国内已有初步的研究和文献综述报道。在细胞遗传学方面,已认识到许多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染色体异常可能与其发生有...[继续阅读]
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和儿童,已被认为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是由增生的内皮细胞为特点的毛细血管所构成,有的在这些血管之间又有一些外皮细胞混杂生长,或是一些有收缩能力的梭形或椭圆形的变形的平滑肌细胞,在细胞周围还有一...[继续阅读]
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异物对机体的长期物理性刺激,可诱发软组织肿瘤。早在1880年就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特别是50年代以后许多欧美学者在他们的动物实验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先后分别应用塑料制品接种于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继续阅读]
用化学物质诱发软组织肿瘤的动物实验历史悠久。已证实多环碳氢化合物具有诱发作用,但对人体尚缺乏有力的证据,仅从流行病学的调查中发现少数长期接触聚氯乙烯的工人,会产生肝血管肉瘤。近年国外学者也曾报道砷类化合物诱...[继续阅读]
70年代初期,学者们在动物实验中,从软组织肉瘤细胞内分离出C型病毒,而这种病毒又从未在人体软组织肉瘤细胞内找到过。近年又从人体的软组织肉瘤细胞中分离出一种近似大白鼠白血病病毒。至于这些病毒之间是否有联系,目前还不...[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