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简要:寻常疣中医称疣目、疣疮、千日疮、枯筋箭,俗称刺瘊、瘊子等。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儿童及青年人多见,好发于手足背、指甲周及足缘等处。皮损初起为小丘疹,逐渐增大至绿豆大或更大,表面角化粗糙、坚硬、可呈菜花...[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临床简要:寻常疣中医称疣目、疣疮、千日疮、枯筋箭,俗称刺瘊、瘊子等。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儿童及青年人多见,好发于手足背、指甲周及足缘等处。皮损初起为小丘疹,逐渐增大至绿豆大或更大,表面角化粗糙、坚硬、可呈菜花...[继续阅读]
临床简要:寻常疣发生在足底部称为跖疣。常见于足受压部位。单发或多发,皮损初起为细小发亮的丘疹,呈灰黄或污灰色,逐渐增至黄豆大或更大的角化性丘疹或斑块,粗糙不平,表面可有散在小黑点。见图1-28。除去表面角质,可见小出血...[继续阅读]
临床简要:可能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丘疹性皮病。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周,初起为淡红色、褐色或黑色扁平丘疹。直径为2~10mm,表面可光滑或呈疣状,境界清楚,可融合成片。见图1-29、1-30。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继续阅读]
临床简要: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有关。好发年龄为6个月~15岁,2~6岁居多。自觉症状不明显,全身症状可有低热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病程有自限性,2~8周可自然消退。皮疹为红色或淡褐色针头至绿豆大的平顶丘疹。见图1-32、...[继续阅读]
临床简要:是由麻疹病毒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一般愈后终生免疫。常见于儿童,冬春季多见。临床上以发热、眼结膜炎、流涕、咳嗽、口腔黏膜斑和全身红色斑疹为特征。潜伏期2~3周,初有发热、眼结膜充血、...[继续阅读]
临床简要:是一种以手足口部发生小水疱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主要发生于儿童,成人也可发生。夏秋季流行,潜伏期3~7天,可有轻度上感症状;口腔皮疹出现比较早,始为小水疱,很快破裂形成溃疡,周围有红晕,主要...[继续阅读]
临床简要:又称黄水疮,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和链球菌。多见于夏秋季,以儿童多见,常有接触传染史。好发于暴露部位如面部、口周及四肢等处。皮损为成群或散在分布的黄豆大小水疱或脓疱,典型者呈半...[继续阅读]
临床简要:主要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Ⅱ组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好发于1~5周的婴儿,偶见于成人。常急性起病,腔口周出现潮红或红斑,在1~2天内迅速蔓延至躯干和四肢或全身,出现松弛性水疱和大疱以及大片剥脱(图2-3),Nikolsky征可...[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