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 列表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共有 157 个词条内容

四、扫描方法

    造影剂在体内的循环和分布受多种因素影响:造影剂类型、注射方式、总量、注射速率及单、双相程序。但最主要的是其在体内的自然循环过程。当大量造影剂注入静脉内,经体循环首先表现为动脉血管内浓度增高,并迅速达到峰值。...[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一、基本原理

    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CTangiography,SCTA)是经外周静脉注射造影剂,当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达到峰值时,对靶血管区域进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图像后处理。它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造影方法,操作简单,检查时...[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二、扫描参数选择原则与方法

    合理选择扫描参数,最重要的原则是根据靶血管区域的长度,采用不同的扫描参数。首先,用较大的层厚(7mm或10mm)进行扫描,测出靶血管区域的长度,即垂直长度,然后选用注射造影剂时的实际扫描层厚和螺距与图像空间分辨的相关关系,在...[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三、小儿腹部的临床应用

    (一)腹主动脉SCTA在成人腹主动脉的应用较早,可显示3级以上血管的分支,主要用于显示腹主动脉瘤、夹层、狭窄以及腹腔干、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的开口。此外,对于肝、肾移植后供血血管状况的随访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儿童,主要应...[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第四节 螺旋CT增强动态扫描技术

    增强动态螺旋CT扫描,即经血管(动脉或静脉,或动脉—门静脉)快速注入造影剂后,对某一兴趣区(单层或多层面)进行动态重复扫描。测量兴趣区的CT值,绘制时间—密度曲线,观察兴趣区随时间变化的征象等。可反映腹部器官的血流灌注变...[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一、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简介

    (一)二维图像重建技术1.多层面后重建技术(MPR)利用螺旋CT容积扫描数据,在CT横断面图像基础上按要求任意划线,即选定一个二维体积元厚层面进行重组,获得该划线区域的重组图像。该图像可以是任意方位,旨在进行病灶或兴趣区的解剖...[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二、小儿腹部临床应用举例

    (一)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图2-15A图2-15B图2-15C【方法】首先静脉注射胆影葡胺,待胆道显影后,作薄层螺旋扫描(层厚2~3mm),再作1mm后重建;然后利用第一次重建的数据,分别采用SSD和Raysum进行三维重建。【评价】SSD可直观显示扩展的肝内胆管...[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一、肝

    肝是人体最大的多功能腺体,具有代谢、解毒、造血、分泌等功能。小儿肝呈红褐色,厚而脆,体积较大,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新生儿期,肝占腹腔容积的2/5左右,特别是左叶占比例较大,重量占体重的3.5%~4%,高度、长径为成人的一半...[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二、胆管与胆囊

    新生儿期左侧肝管较右侧长,左侧平均长度为0.8cm,右侧0.45cm。随年龄增长其管径及长度逐渐增大。新生儿肝总管长约1.5cm,至儿童期达2.5~4.0cm,管径约为0.3~0.4cm。新生儿胆总管长约1.9cm,直径0.1~0.3cm,较大儿童长度可达5~7cm,管径0.4~...[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

三、胰腺

    胰腺是人体内的第二大消化腺。新生儿期胰腺外形似成人,仅位置稍倾斜,自右下向左上至脾。且胰腺已分为头、体、尾三部分。胰头位于下腔静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起始段的前面。胰体左前邻胃幽门和肝尾叶,胰尾前面贴胃体背面...[继续阅读]

小儿腹部CT诊断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