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务府是掌管宫廷事务的机关,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各项事务,都归内务府承办。光绪《大清会典》卷八九说:内务府“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焉”。包衣是“包衣阿哈”(家奴...[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内务府是掌管宫廷事务的机关,凡皇帝家的衣、食、住、行各项事务,都归内务府承办。光绪《大清会典》卷八九说:内务府“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焉”。包衣是“包衣阿哈”(家奴...[继续阅读]
爱新觉罗家族与满汉旗民间的各种宗族组织一样,都是按血缘宗法原则,建构其内部关系的。只不过由于皇族的特殊地位和统治集团的精心设计,使皇族的宗族制度远比其它血缘组织的同一制度发达得多,严密得多。与皇族宗族制度相关...[继续阅读]
王府的设立,始自皇子的分府。清制,皇子15岁时,由宗人府请封,皇帝钦定其爵位。一般说来,皇子封授年龄也就是成婚年龄,当然也有稍早或稍迟的。结婚后就要搬出宫(也有不立即出宫的),叫作分府。分府后,其居室服用、所属官员人役...[继续阅读]
对王公赐予府第的做法,始于清朝入关以前。在完成于康熙八年(1669)以前的《盛京城阙图》上,绘制并用满文标明了开国时代建于盛京的11座王府。②崇德年间定:亲王府,台基高1丈。正房1座,厢房2座。内门盖于台基之外,绿瓦朱漆。两层...[继续阅读]
皇子分府后,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管理机构。按清朝规定,王公府属护卫官员除奉特旨格外赏给不拘数额外,亲王应设长史1员,一等护卫6员,二等护卫6员,三等护卫8员,四五六品典仪各2员;郡王应设长史1员,一等护卫6员,二等护卫4员,三等护卫...[继续阅读]
宗室贵族生活环境优越,既可入仕当差,又可赋闲家居,余暇消遣,原无一定范围,习尚娱乐,各有不同,总体来看,不妨以“好玩”两字概括:“子弟消闲特好玩,出奇制胜效梨园。鼓镟铙钹多齐整,箱行彩切俱新鲜。虽分生旦净末丑,尽是兵民...[继续阅读]
清初八旗王公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成长,无不吃苦耐劳,精明强干。清入关以后,王公既为世袭,他们的子孙往往在幼小时即可袭封,为王为公。如敬谨亲王尼堪第二子尼思哈袭封亲王时仅3岁,10岁时便病死;顺承郡王勒尔贝、充保也是3岁袭...[继续阅读]
咸丰帝在位11年,去世时其子年甫6岁。同治帝载淳6岁登极,19岁即魂归西天,身后无嗣。光绪帝载湉以4岁入嗣大统,在位34年,亦无子嗣。末代皇帝溥仪(宣统帝)3岁入宫即位,临御三载而逊位。这种情况,为咸丰朝以前所无。因此,从奕詝以降...[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