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1日成立,在旧中国南京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现有独立机构158个,其中科研机构123个。在院属单位比较集中的上海、南京、合肥、长春、沈阳、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乌鲁木齐12个地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1949年11月1日成立,在旧中国南京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现有独立机构158个,其中科研机构123个。在院属单位比较集中的上海、南京、合肥、长春、沈阳、武汉、广州、成都、昆明、西安、兰州、乌鲁木齐12个地区...[继续阅读]
民国时期设于北平的综合性独立研究机构。院址在当时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四所。1927年5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接受蔡元培等人建议,决定成立北平研究院。翌年11月开始筹备,原北平大学校长李瀛任筹备主任,1929年9月正式成...[继续阅读]
1984年11月成立,由原北京市科委直属的20多个研究所(中心)组成。现有科技人员2400多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260多人,中级科技人员800多人。院长龚堡,副院长杨宝华。该院为一多学科、综合性、跨行业,以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为主的科研机...[继续阅读]
1988年5月设立,系北京市第一家不用国家拨款,自筹资金、独立经营的科研院。现有中高级科技人员122人,高级客座研究人员及顾问300余人。名誉院长裴丽生、陈明绍;院长纪世瀛;副院长张光华、刘元干、应怀樵;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守武。...[继续阅读]
1932年设立。前身为北京大学研究所。依照1921年12月14日通过的《国立北京大学研究所组织大纲》,为毕业生继续研究专业之所。开办之初,下设三部:文史部、自然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1934年6月,将三部改为三所。院长由校长兼任,三研...[继续阅读]
清华原设有研究院国学门(通称国学研究院),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1929年7月,清华大学评议会根据《国立清华大学规程》,撤消研究院国学门,成立清华研究院。1929年秋先试办了物理和外国语文研究所,翌年夏又设立中国文学、哲学、历...[继续阅读]
1929年设立,下设化学、算学、物理学、生物学四个研究部,为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机构。前期叶企逊任所长,后期由吴有训继任(兼物理学部主任)。该所在业务上具独立性,与大学部的教学没有直接关系。其任务是培养“以研究为毕生事...[继续阅读]
系徐光启受命于崇祯二年(1629年)七月创办的研究性机构。地址在宣武门内天主堂东侧首善书院。历局工作体现徐光启提出的“超胜”与“分曹”料理思想。超胜即从翻译入手,经过中国人的研究提高,做到与西方并驾齐驱,最终超过西...[继续阅读]
1975年建。前身为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现有科技人员93人,其中高级科技人员38人,中级科技人员34人。所长席泽宗,副所长陈美东、华海峰。该所以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发展历史为研究内容,提倡古为今用,已在天文学史、数学史等...[继续阅读]
1956年10月设立。隶属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有科技人员660人,其中高级人员156人,中级人员266人。所长汪廷炯,副所长包锦章、张海泉、陈炳刚、赵锦英。下设文献采访部、检索咨询部、声像资料馆、情报研究部、情报理论方法研究...[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