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陂是中国最早和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它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代,位于今安徽寿县。当时的楚国利用这一地区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而北面地势低洼,雨季山水湍急这一有利条件,修建了芍陂工程。芍陂主要引沘水(今淠河...[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芍陂是中国最早和最大的陂塘蓄水工程。它始建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春秋时代,位于今安徽寿县。当时的楚国利用这一地区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而北面地势低洼,雨季山水湍急这一有利条件,修建了芍陂工程。芍陂主要引沘水(今淠河...[继续阅读]
又称漳水十二渠或西门渠。在魏邺地,即今河北磁县和临漳县一带。漳水渠系战国魏时新任县官西门豹,领导当地人民兴建的防洪和灌溉的水利工程。漳水渠在战国时有十二渠,曹魏时“二十里中作十二墱,墱相去三百步,令互相灌注。一...[继续阅读]
战国时期秦昭王(前306—前251)任李冰为蜀郡守,为了变岷江水害为水利,领导人民修建了这个无坝引水工程。都江堰位于今四川灌县。由于这个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布局合理,规划缜密,水工科学,故虽然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至...[继续阅读]
是战国末年秦国采纳韩国水工郑国的建议,引泾水开渠灌溉渭北地区的大型水利工程。这条渠道长达300余里,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人工灌溉渠道。它可溉田四万余顷。建成这条渠道以后,使关中地区成为沃野,“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在秦...[继续阅读]
太湖地区是一个以太湖为中心的碟形洼地。由于这一地区水比田高,所以常闹水灾,而周围的高田,又因无水灌溉而闹旱灾。在中唐以后,这里修建过不少灌溉工程,为控制水旱灾害打下初步基础。及至五代吴越时期又按照“五里一纵浦...[继续阅读]
新疆维吾尔、回、汉等族人民,挖掘地下渠道,引出地下水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古称“井渠”,汉代陕西龙首渠即是。史学家一般认为坎儿井是汉代穿井技术传到新疆后,由新疆各族人民根据当地条件发展而成。主要流行于吐鲁番、哈...[继续阅读]
中国在夏商西周时代使用的耕具是耒耜。“耒”是由原始农业时期使用的尖头木棒发展而来的,在甲骨文中作“”、“”等形。为了借助脚踏的力量踏耒入土,后来在斜尖耒上加上脚踏横木,这就是甲骨文中“耒”字形状的来源。商代...[继续阅读]
从汉代的牛耕图(壁画或画象砖)来看,中国早在秦汉时代就已经有了框形犁的雏形。从牛耕图所显示的犁架的结构上看,当时已经具备了犁底、犁箭、犁辕、犁梢、犁衡等畜力犁的主体构件。中国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是“二...[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