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民间绘画典籍。流传于云南省元阳、红河、建水、石屏等县彝族地区。佚名撰,清代抄本,线装。开本高28厘米,广32厘米。页16至21行,行17至19字。前后及边沿有破损。今藏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彝族民间绘画典籍。流传于云南省元阳、红河、建水、石屏等县彝族地区。佚名撰,清代抄本,线装。开本高28厘米,广32厘米。页16至21行,行17至19字。前后及边沿有破损。今藏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继续阅读]
彝族医药典籍。流传于云南省元阳等县彝族地区。佚名撰,清道光二十年抄本,线装。开本高25厘米,广24厘米。页21至25行,行15至24字。有破损。今由云南省元阳县马理文收藏。...[继续阅读]
彝族医药典籍。流传于云南省元阳等县彝族地区。佚名撰,抄本,线装。开本高22厘米,广28厘米。页18行,行18至20字。保存完好。今藏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继续阅读]
彝族丧葬礼仪典籍。流传于云南省元阳、红河、建水、石屏、金平、绿春、新平等县彝族地区。滇南彝族认为天人合一,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人死即因死者所对应的天上那颗星掉落家中所致,故出殡后,毕摩需将此灾星之邪气从家中...[继续阅读]
彝族丧葬礼仪典籍。流传于云南省元阳、红河、建水、石屏、金平、新平等县彝族地区。把亡者安葬后,翌日需为亡者做祖灵牌,并将历代祖先请回家中举行请祖献祖仪式,此时,毕摩要念诵此经。佚名撰,民国十三年抄本,线装。开本高...[继续阅读]
彝族祭祖仪式典籍。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元阳、绿春、建水、石屏、新平、峨山等县彝族地区。彝族行祖先崇拜,有祭祖习俗。每隔十年或十二年,各家族需择定吉日,召集本家族后裔,请出本家族宗谱举行祭祖仪式,届时要请毕摩念诵此...[继续阅读]
彝族祈福仪式典籍。流传于云南省石屏、建水、元阳、红河、绿春、新平、峨山等县彝族地区。彝族举行大型祈福或驱邪仪式时,均需请“纳”神助阵,认为如此才能达到祭祀目的。仪式结束时,需将“纳”神送回天宫。此经典即在请...[继续阅读]
彝族祈福仪式典籍。流传于云南省新平、石屏、元阳、红河等县彝族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前后,庄稼即将成熟时,滇南彝族人家需请毕摩到自家田间举行“招庄稼魂”祈福仪式,祈祷庄稼颗粒饱满,粮食丰收。届时毕摩需念诵此经。佚名...[继续阅读]
彝族祈福仪式典籍。流传于云南省元阳、石屏、建水、红河、绿春、新平、峨山等县彝族地区。滇南彝族因受惊吓等原因而导致当事人长期生病时,便认为是掉了魂,并且掉魂之处离家很远,故需请毕摩到高山顶举行高山招魂仪式,念诵...[继续阅读]
彝族民间绘画典籍。流传于云南省元阳、红河、建水、石屏、绿春等县彝族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之一。佚名撰,清代抄本,线装。开本高29厘米,广44厘米。页23至32行,行22至27字。前后及边沿有破损...[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