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的仡佬族,在除夕之夜,要通宵达旦烧树根。先置一树根在火坑的柴灰底下,再烧火。到正月十五,扒开柴灰,看柴灰下的树根是否燃烧了。若未燃烧,表示将有凶;燃烧一半,表示吉凶祸福相间;若全部燃烧为灰烬,则表示全年平安顺利...[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黔西北的仡佬族,在除夕之夜,要通宵达旦烧树根。先置一树根在火坑的柴灰底下,再烧火。到正月十五,扒开柴灰,看柴灰下的树根是否燃烧了。若未燃烧,表示将有凶;燃烧一半,表示吉凶祸福相间;若全部燃烧为灰烬,则表示全年平安顺利...[继续阅读]
农历十月初一至十五,仡佬族村寨的男子集中在村外的斋堂,各自手持谷穗、包谷和木棍,在巫师的带领下,载歌载舞,揭开堂内土坑的石板,看去年同期埋藏的谷物是否腐烂。若谷物腐烂,预示来年庄稼将丰收。然后,重新放入新谷物,盖上...[继续阅读]
仡佬族过年,要用糍粑来祭祖。做一个粑王,重8至10斤,12个小粑,每3个重叠为一堆,放在神龛前祭供。以一个小粑代表一个月,称为“月月粑”。每叠表示一个季度。正月十五日送走祖宗后,取小粑来看,视其颜色来预测旱灾水涝。若糍粑上...[继续阅读]
在黔西北织金一带的仡佬族,每年“三月三”祭山拜祖时,要用坛子装水埋入地下,到第二年三月三时,再取坛里的水看卜。若水清澈,无臭味,则表示吉祥;若水浑浊,有臭味,则预示将有灾难。...[继续阅读]
贵州道真县仡佬族的石椁(又叫“生基”),是为死者生前所修建。在生基修好时,儿子们要将墓室打扫干净,并按长幼顺序,每人放一个碗在椁内。碗里装上五谷和用红线缠绕的鸡蛋一个,红线代表衣物,五谷代表粮食。墓主谢世安葬时,由...[继续阅读]
贵州道真县三桥一带的仡佬族,在大年初一清晨,要吃汤圆(称圆宝)。吃前,要先敬供祖宗。同时,要在供桌上摆放12个碗,象征一年的12个月,碗里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每个碗放一粒黄豆浸泡,哪一个碗里的水干,就预示那一个月遭旱。...[继续阅读]
仡佬族出猎前,要取竹卦丢地上占卜,视两片卦的俯仰情况测定吉凶。两片竹卦都俯于地为阴卦。两片竹卦仰朝上为阳卦。一俯一仰为顺卦。若所卜为阳卦或阴卦,预示出猎平安,能顺利获得猎物。...[继续阅读]
仡佬族是我国西南、中南地区一个古老的民族。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仡佬族先民的称谓,在商周直到西汉时期称为“百濮”或“濮”;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称“濮”、“僚”或“夷僚”;隋唐以后称为“仡僚”、“葛僚”、“僚”,直...[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