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澹圃明·王世懋《学圃杂疏·花疏·牡丹》载:“牡丹本出中州,江阴人能以芍药根接之,今遂繁滋,百种幻出,余澹圃中极盛,遂冠一州。”北京:惠安伯园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载:“都城牡丹时,无不往观惠安伯园者。园在...[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江阴:澹圃明·王世懋《学圃杂疏·花疏·牡丹》载:“牡丹本出中州,江阴人能以芍药根接之,今遂繁滋,百种幻出,余澹圃中极盛,遂冠一州。”北京:惠安伯园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载:“都城牡丹时,无不往观惠安伯园者。园在...[继续阅读]
菏泽:桑篱园牡丹园清道光年间,赵孟俭在赵楼村北建园,植牡丹、芍药,四周种桑结篱,故名“桑篱园”,有牡丹151种。后因黄河决口被淹,移至村东高地,即今曹州牡丹园西半部。菏泽:铁梨寨赵氏花园该园在赵楼村东,清光绪初年赵世学所...[继续阅读]
北京:中山公园牡丹园北京中山公园的牡丹在北京享有盛名,所谓“稷园花事”。牡丹和芍药养在花池(即花圃)和花坛中,共100多方,品种繁多。上海:黄家花园牡丹园据黄德邻在《花经》中所记,“1909年,先父筑园于上海真如西北的三千里...[继续阅读]
建国后,各地园林得到恢复和发展。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中国牡丹栽培及专类园林建设,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原有名园得到充实提高,各地新建的牡丹园层出不穷。各地不同类型牡丹园的发展与品种的搜集和整理结合,有...[继续阅读]
日本上野东照宫中国牡丹园日本上野东照宫牡丹园是1980年为纪念中日友好而开设的。该园有日本牡丹200个品种3000株,中国牡丹50个品种200株,芍药50个品种2000株。韩国金浦市中国菏泽牡丹园韩国金浦市是菏泽市的友好合作城市,2005年...[继续阅读]
我国人民尊崇牡丹古已有之。据考证,最早描写牡丹的《诗经·溱洧》是春秋早期作品,约创作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44年,可见至少在27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已非常尊崇牡丹。这种尊崇,各地都以种牡丹、赏牡丹、说牡丹、唱牡丹、写牡...[继续阅读]
牡丹是爱情花,牡丹是幸福花,牡丹是富贵花,牡丹是民族花。牡丹的美好象征成为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时尚追求。(1)把牡丹当作爱情之花牡丹天生丽质,娇艳可爱,我国人民对牡丹宠爱有加。《诗经·溱洧》中记载,有青年男女或青年夫妻...[继续阅读]
“阅尽大千花世界,牡丹终古是花王。”我国人民欣赏花卉,讲究色、香、姿、韵,而尤重视“韵”。古人云:“梅标清骨,兰挺幽芳,茶呈雅韵,李谢弄妆,杏娇疏丽,菊傲严霜,水仙冰肌玉肤,牡丹国色天香,玉树亭亭皆砌,金莲冉冉池塘,丹桂飘...[继续阅读]
我国人民热爱牡丹,还将牡丹作为国家、民族和家园的象征。观牡丹触景生情,思牡丹萦绕梦境,在花卉群体中还是很少见的。1126年,北宋汴京被金兵攻陷,国破家亡,宋室南渡。10年后,爱国诗人陈与义,在江南海滨看到故土洛阳的牡丹,遂...[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