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款目上指引目录排检线索的项目。通常是文献内容或形式的某一主要特征,如题名、责任者(著者)、主题词、分类号等,一般著录于款目之首。标目确定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次序,并决定款目的性质。 类型 标目一般可分为...[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目录款目上指引目录排检线索的项目。通常是文献内容或形式的某一主要特征,如题名、责任者(著者)、主题词、分类号等,一般著录于款目之首。标目确定款目在目录中的排列次序,并决定款目的性质。 类型 标目一般可分为...[继续阅读]
以标题词作为检索标识的文献标引与检索方法。是最早的一种主题法(见主题检索语言)。由于以后又出现了元词法、叙词法等,为避免混淆,改用现名,亦称传统主题法。 所谓标题词,并非指文献"标题"中的词,而是一种检索标...[继续阅读]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选用确切的检索标识(类号、标题词、叙词、关键词、人名、地名等),用以反映该文献的内容的过程。主要指选用检索语言词或自然语言词反映文献主题内容,并以之作为检索标识的过程。Indexing一词,早年音译为...[继续阅读]
狭义指按规定程序制订,经公认权威机构(主管机关)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简称标准。广义指与标准化工作有关的一切文献,包括标准形成过程中的各种档案、宣传推广标准...[继续阅读]
从事标准文献的搜集、存储、加工、检索和服务工作的专门情报机构。按作用范围划分,有国际标准文献中心(如国际标准化组织情报中心)、国家标准文献中心(如联邦德国标准化学会的技术规则情报中心,DITR)、地区标准文献中心和专...[继续阅读]
按事物类别或系统编制的反映时间和历史概念的表册工具书,是年表、历表和其他历史表谱的总称。表谱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以简驭繁,将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用简明的表格、谱系等形式表现出来,具有精要、便览、易...[继续阅读]
中国古代对个人著作集的称呼。"别集"一词出现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别集开始盛行,唐宋以后更加繁富。别集所收录的文献,多数为文学作品,兼收奏议、论说、书信、语录等。有的别集还附载作者的专著,如韩愈集内有他的史...[继续阅读]
中国汉代官府藏书目录。刘向、刘歆撰。西汉成帝时,官府藏书散乱,河平三年(公元前26)光禄大夫刘向等领校秘书。在校书过程中,刘向首先把一书的不同抄本集中,仔细校对,相互参酌,汰除重复。进而校正错字、衍文。然后将...[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