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公,作周礼; 著六官,存治体。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助武王灭纣,封于鲁。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他制定的,《周礼》是他作的。《周礼》,原名《周官》,又称《周官经》。西汉末年列为经书而属于礼类,故称《周礼》。《周礼》是讲官制的,而不是讲...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大小戴,注礼记; 述圣言,礼乐备。

    大戴指戴德,小德指戴圣。戴圣,字次君,汉代梁人,官九江太守。与其叔戴德(字延君,为信都王太傅)均学《礼》于后苍(后苍字近君,汉代郯tan人,官至少府,通《诗》《礼》。说《礼》数万言,名曰《后苍曲台记》,授梁人戴德、戴圣、庆普...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曰国风,曰雅颂; 号四诗,当讽咏。

    “风”“雅”“颂”是《诗经》之诗的三大类,其中“雅”又分“大雅”和“小雅”,“号四诗”中的“四诗”即指此。讽咏:“讽”是背诵,“咏”是曼声长吟或歌唱。《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零五篇。起初称《诗》...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诗既亡,春秋作; 寓褒贬,别善恶。

    “诗既亡”指的不是《诗经》这部书的“亡”,而是指“采诗之制”的“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哪国还去“采诗”?《诗经》中的诗,有褒有贬,通过采诗,统治者能听到平民百姓的歌颂或批评。采诗制没有了,群众的批评反映不上去了...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或《春秋公羊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公羊高所著,专门阐释《春秋》。起初只是口传,到汉朝初年才成书。汉朝何休为其作《解诂》11卷,多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唐朝徐彦为其作疏。《公羊传》...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这段的意思是说,明了经书之后,还应读读诸子之书,读时要有重点,要择其要点,记其特点,取其优点,录其善点。在诸子中,首先要读五子之书。这五子就是荀卿、扬雄、王通、老聃(dan)、庄周。荀子,前边介绍过,这里就不再重述。扬子,名...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终始。

    这四句的意思是:诸《经》和诸子之书读懂以后,就应系统地读史书,各朝各代,从谁开始,到谁灭国,都应知道。...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这四句的意思是,从伏羲、神农到黄帝,称“三皇”,是上古的先代。伏羲氏,姓风,号太昊,都城在宛邱。其画八卦、造琴瑟、教嫁娶、作书契、教民捕魚打猎。在位115年。神农氏,姓姜,号炎帝,建都曲阜。教民种庄稼,并始制农具,尝百草作...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三皇之后是五帝。关于五帝是哪五人,说法有三:1、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伏羲、神农、黄帝、唐尧、虞舜;3、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按《三字经》此处的五帝应指: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为黄...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江东书局本中的“周文武”,今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作“周文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正好是三王,如加上周武王,则成了四王。那为何江东书局本作“文武”呢?难道他们不知如此则成了四王吗?我想是因为文王虽为周之始王,但真正伐...查看详细>>

标签:三字经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