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与文明》
1990-12

美国哲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的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包含有他对一些美学问题的看法。原系1950~1951年间在华盛顿大学精神病学系的讲稿,后整理成书,于1955年以英文出版。
《爱欲与文明》标志着马尔库塞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他试图把弗洛伊德的理论和马克思的学说结合起来,并提出自己的批判的文明理论。
马尔库塞的批判的文明理论首先立足于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他根据弗洛伊德的学说,认为人的本质首先就是与存在原则相一致的生命本能,而这种本能就是爱欲。在现代文明中,这种爱欲受到了压抑。在这个地方,他嫁接了马克思的理论,认为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其实质就是这种爱欲的解放。他认为,解放爱欲的关键是要解放劳动,即使爱欲进入劳动领域,使人摆脱异化劳动的痛苦。据此,他又进一步指出,爱欲之受压抑是与劳动的异化密切相关的。资本主义社会里,虽然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但劳动分工也日益专门化,人在这种高度分工的异化劳动中越来越成为一种工具,所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既是人类文明发展到迄今为止的最高峰,也是爱欲压抑的最高峰。马尔库塞因此发动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总批判,同时,又尝试探索了一条解放爱欲、建立一种非压抑性文明的途径。他区分了任何文明都需要加以压抑的东西和仅是某一个社会需要加以限制的东西。因此,消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爱欲的压抑,只不过推翻了这一特定社会的限制,并无损于文明本身,文明本身在现代社会已日益开始与爱欲和睦相处,因此,在此之后,一种没有压抑的文明就有可能诞生出来了。
审美的意义即是消除文明对感性的压抑性控制,在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和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中都包含有这样的思想。审美活动首先是确立了与理性秩序相反的感性秩序,使感性摆脱理性的压抑性统治;然后又将感性的秩序转变成艺术的秩序,从而建立起一种使主观和客观、人和自然得到和谐的非压抑性秩序。而这种非压抑性秩序,又恰恰只有在最成熟的文明阶段才是可能的。
马尔库塞在《爱欲与文明》中所表述的包含有美学思想的批判的文明理论,在西方很有影响。该书后来也被誉为青年造反运动的教科书。



更多同类【美学百科】......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