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学》(节选)
2016-03

《太极拳学》(节选)图片(共1张) :
《太极拳学》(节选)

(孙禄堂 民国八年)



太极拳学序


太极拳学。王宗岳论之精矣。其术以柔曲为体。以刚直为用。 盖巨力之至。非柔曲不能化之灵。彼力既化。非刚直不能放之远。 故曰曲中求直。蓄而后发。练习此术。在气沉丹田。纯以神行。不 尚后天之拙力。而御敌制胜。如行所无事。虽甚巧而有至道存焉。 老子曰。为欲取之。必固与之。原谱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即人取我与之意也。庄子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原谱所谓气如 车轮。行气如九曲珠。即得其环中之意也。故其术专气致柔。盖合 于道家。非数十年功力不能用之精纯而皆宜。禄堂先生作太极拳学 成。命为序文。曾则于斯术未窥门径。略赘数言。不知其有当否也。

己未冬月蕲水陈曾则书



太极拳相传创自张三峰氏。承其流者。虽支分派别。互有异同。 要之不离动静分合虚领顶劲者。近是顷孙禄堂师以所编太极拳学见 示。余反复参观。见其中颇有与老氏之旨相合者。形上谓之道。吾 无间然矣。太极拳贵空虚。忌双重。非老子之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者乎。太极之劲断而不意不断。非老子之绵绵若存者乎。太极之随 屈就伸。意在人先。非老子之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者乎。 故吾谓有欲以观其窍者。即太极之十三式是也。无欲以观其妙者。 即太极之炼气化神是也。无人无我。妙合自然。气足神完。庶近于 道。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学者息心求之。庶不负著者之苦心也夫。 吴心谷书

自 序


乾坤肇造。元气流行。动静分合。遂生万物。是为后天而有象。 先天元气。赋于后天形质。后天形质。包含先天元气。故人为先后 天合一之形体也。人自有知识情欲。阴阳参差。先天元气渐消。后 天之气渐长。阳衰阴盛。又为六气所侵。(六气者。即风寒暑湿燥火 也。)七情所感。故身躯日弱。而百病迭生。古人忧之。于是尝药以 祛其病。静坐以养其心。而又惧动静之不能互为用也。更发明拳术。 以求复其虚灵之气。迨达摩东来讲道豫之少林寺。恐修道之人。久 坐伤神。形容憔悴。故以顺逆阴阳之理。弥纶先天之元气。作易筋 洗髓二经。教人习之。以壮其体。至宋岳武穆王。益发明二经之体 义。制成形意拳。而适其用。八卦拳之理。亦含其中。此内家拳术 之发源也。元顺帝时。张三丰先生。修道于武当。见修丹之士。兼 练拳术者。后天之力。用之过当。不能得其中和之气。以致伤丹。 而损元气。故遵前二经之义。用周子太极图之形。取河洛之理。先 后易之数。顺其理之自然。作太极拳术。阐明养身之妙。此拳在假 后天之形。不用后天之力。一动一静。纯任自然。不尚血气。意在 练气化神耳。其中本一理。二气。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 八卦。九宫。等奥义。始于一。终于九。九又还于一之数也。一理 者。即太极拳术起点腹内中和之气。太极是也。二气者。身体一动 一静之式。两仪是也。三才者。头手足。即上中下也。四象者。即 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也。五行者。即进退顾盼定也。六合者。即精合 其神。神合其气。气合其精。是内三合也。肩与胯合。肘与膝合。 手与足合。是外三合也。内外如一。是成为六合。七星者。头手肩 肘胯膝足。共七拳。是七星也。八卦者。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即 八卦也。九宫者。以八手加中定。是九宫也。先生以河图洛书为之 经。以八卦九宫为之纬。又以五行为之体。以七星八卦为之用。创 此太极拳术。其精微奥妙。山右王宗岳先生。论之详矣。自是而后。 源远派分。各随己意而变其形式。至前清道咸年间,有广平武禹让先 生。闻豫省怀庆府赵保镇。有陈清平先生者。精于是技。不惮远道。 亲往访焉。遂从学数月。而得其条理。后传亦畲先生。亦畲先生。 又作五字诀。传郝为真先生。先生以数十年之研究。深得其拳之奥 妙。余受教于为真先生。朝夕习练。数年之久。略明拳中大概之理。 又深思体验。将夙昔所练之形意拳。八卦拳。与太极拳。三家会合 而为一体。一体又分为三派之形式。三派之姿式虽不同。其理则一 也。惟前人只凭口授。无有专书。偶著论说。亦无实练入手之法。 余自维浅陋。不揣冒昧。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三派各编辑 成书。书中各式之图。均有电照本像。又加以图解。庶有志于此者。 可按图摹仿。实力作去。久之不难得拳中之妙用。书中皆述诸先生 之实理。并无文法可观。其间有舛错不合者。尚祈海内明达。随时 指示为感。

民国八年十月河北完县禄堂孙福全谨序


太极拳之名称


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养生之元气。不仰不俯。不偏不倚。 和而不流。至善至极。是为真阳。所谓中和之气是也。其气平时洋 溢于本体之中。浸润于百骸之内。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内外一气。 流行不息。于是拳之开合动静。即根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即 由此气而出。开者为伸。为动。合者为收。为缩。为静。开者为阳。 合者为阴。放伸动者。为阳。收缩静者。为阴。开合像一气运阴阳。 即太极一气也。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 用言。则为一气。时阳则阳。时阴则阴。时上则上。时下则下。阳 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不立。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 点子运用。即太极是也。古人不能明示于人者。即此也。不能笔之 于书者。亦即此也。学者能于开合动静相交处。悟澈本原。则可以 在各式圜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圜者。有形之虚圈○是也。研 者无形之实圈●是也。斯二者。太极拳虚实之理也。其式之内。空 而不空。不空而空矣。此气周流无碍。圆活无方。不凹不凸。放之 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变无穷。用之不竭。皆实学也。此 太极拳之所以名也。

下编第一章 太极拳打手用法


上卷诸式。以无极太极阴阳五行。操练将神气收敛于内。混融 而为一。是太极之体也。此卷以八势含五行诸法。动作流行。使神 气宣布于外。化而为八。是太极之用也。有体无用。弊在无变化。 有用无体。弊在无根本。所以体用兼该。乃得万全。以练体言。是 知己工夫。以二人打手言。是知人工夫。练体日久纯熟。能以偏体 虚灵。圆活无碍。神气混融而为一体。到此时。后天之精自化。先 天之气自然生矣。即使年力就衰。如能去其人欲。时时练习。不独 可以延年益寿。直可与太虚同体。先贤云。固灵根而静心。谓之修 道。养灵根而动心。谓之武艺。是此意也。以操手练用工纯。能以 手足灵活。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神气散布而为十三式。至此时。 血气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所以人之动静变化。诚伪虚实。 机关未动。而我可预知。无论他人如何暗发心机。总不能逃我之妙 用。妙用维何。即打手之著法。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法也。总 以掤捋挤按四手。为打手根基正手。故先以掤捋挤按四手。长长练 习。须向不丢不顶中求玄妙。与不即不离内讨消息。习之纯熟。手 中便有分寸。量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势之长短。毫发无差。 前进后退。处处恰合。以后採挒肘靠四法。以及千万手法。皆由掤 捋挤按。四法中之变化而出。至于因熟生巧。相机善变。非笔墨所 能尽。此不过略言大概耳。古人云行远自迩。所以先将四手浅近之 打法。作个起点入门。亦不过使学者。先得其打手之门径。若欲深 求法中之奥妙。仍宜访求明师。用手引领。得其当然之路。深通此 技者盖不乏人矣。终朝每日。长长打手。不数月。可以得其引进落 空。四两拨千斤之要道。得其要道。可以与形意拳。八卦拳。并行 不悖矣。并行不悖。合三家并用。能丢而不丢。顶而不顶矣。学者 须细参悟之。

第二章 打手步法


打手之步法有四。有静步。即站步也。有动步。即活步也。有 合步。即对步也又甲乙皆左皆右均是也。有顺步。甲右乙左甲左乙 右。皆是也。初学打手。先以静步为根。以后手法习熟。再打动步 为宜。合步。顺步。静动皆可用。勿拘。若打熟之后。动静合顺之 步。随时所变。并起点之手法。左右随便所出。左右之式。亦随便 所换。均无可无不可矣。古人云头头是道。面面皆真。此之谓也。

第十八章 附五字诀


亦畲先生著附录于此


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 动。未能由己。要息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 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有力。我意仍在 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 从此做去。日积月累。便能施之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 久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身灵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 觉侵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 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 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在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 从人不从己。后使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 从人。手上便有分寸。量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 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气敛
气热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呼吸通灵。 周身罔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 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运气 也。
劲整
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根主 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付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 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 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 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神聚
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热腾 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 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紧 要全在胸中腰间。运用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 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 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 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 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撒放密诀
擎引松放四字
擎开彼劲借彼力。中有灵字。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松 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便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便不 能四两拨千斤。语甚该括。初学末由领悟。予。加数语以解之。俾 有志斯技者。得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 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 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 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 荡。先要提起精神。欲要提起精神。先要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 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 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 主宰在腰。上于两膊相系。下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 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 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工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否。少有不合。 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 人。仍是问己。自己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 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 于阴阳开合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太极拳全编终





更多同类【太极拳学】......
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