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 yǒng níng
古县名。(1)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分章安县置。治今浙江温州市。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名永嘉。东晋、南朝时曾为永嘉郡治所。(2)北魏改日勒县置。治今甘肃山丹东南。为西郡治所。西魏改名弱水。(3)北周武帝改汉丰县置。治今重庆开县南。隋开皇末改名盛山。北周及隋开皇初曾为万安郡治所。(4)隋义宁二年(618年)改熊耳县置。治今河南洛宁东北。其后屡有迁移,金徙治今洛宁。1914年改名洛宁。
郡名。南朝宋明帝改长宁郡置。治长宁(今荆门市西北)。辖今湖北荆门市西北沮水中游与蛮河中游间地区。隋废。
州名。(1)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治今贵州关岭西南永宁镇北。不辖县。至正中废。明洪武中复置,治所屡有迁移,天启中徙今永宁镇。1913年改为县。(2)明隆庆元年(1567年)改石州置。治今山西离石市。不辖县。1912年改为县。(3)明隆庆五年(1571年)升古田县置。治今广西永福西北寿城。辖今永福及临桂一部。清不辖县。1913年改为县。(4)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叙永直隶厅置直隶州。治今四川叙永。辖今叙永、古蔺两县地。1913年废,改本州为叙永县。
路名、土司名。元初置西南番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永宁路。治今四川叙永西南。辖今叙永、筠连、古蔺等县地。至正中改宣抚司,明洪武中改安抚司,后又升宣抚司,天启三年(1623年)废。
县名。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南部,西依贺兰山,东濒黄河,邻接内蒙古自治区。包兰铁路经过境内。县人民政府驻杨和镇。明设杨和堡。1942年由贺兰、宁朔两县析置。主产小麦、稻、大豆、高粱,并产白麻、芦苇及桃、梨、葡萄等。工业有建材、轻工、化学、食品加工等。名胜古迹有李俊塔、纳家户清真寺。
年号。(1)汉安帝年号(120—121)。(2)晋惠帝年号(301—302)。(3)后赵石祗年号(350—351)。
参见:永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