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正文

邪僻

邪僻    xié pì

1. 亦作“邪辟”。 乖谬不正。

2. 品行不端的人。

详细解释

1. 亦作“邪辟”。乖谬不正。

《管子·正世》:“夫民贪行躁,而诛罚轻,罪过不发,则是长淫乱而便邪僻也。” 汉 贾谊 《新书·容经》:“谚曰:‘君子重袭,小人无由入;正人十倍,邪辟无由来。’”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廉耻篤於家閭,邪僻销於胸怀。” 宋 苏辙 《私试进士策问》:“身蹈於礼而耳属於乐,如此而后邪辟不至。”《红楼梦》第一百回:“ 薛蝌 见这话越发邪僻了,打算着要走。”

2. 品行不端的人。

《晏子春秋·谏上七》:“故明所爱而贤良众,明所恶而邪僻灭,是以天下治平,百姓和集。”《周书·皇后传序》:“至於邪僻既进,法度莫修,冶容迷其主心,私謁蠹其朝政,则风化凌替,而宗社不守矣。”

近反义词

反义词 正大 刚直

国语辞典

注音 ㄒㄧㄝˊ ㄆㄧˋ  拼音 xié pì
相反詞: 剛直、正大
不合正道。
   ▶ 《荀子.勸學》:「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 《韓非子.解老》:「衣食美則驕心生,驕心生則行邪僻而動棄理。」

扫描版:「邪僻」在《汉语大词典》第14561页 第10卷 594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

「邪僻」开头的词语:

邪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