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语知识 > 正文

黄河故道

黄河故道   

黄河易淤易决,上游在宁夏平原内蒙古后套平原,中游在山西陕西两省的龙门潼关间,下游自河南武陟、荥阳市以下,河道时有变迁。见于历史记载的大小决徙粗略统计达一千五六百次,极大多数集中在下游。下游故道略呈一折扇形,最北经由今河北霸州市、天津海河入海,最南经由颍水、涡水夺淮河入海(一部分黄河水又自淮河里运河注入长江。清康熙胡渭《禹贡锥指》,概括自此以前的改道为五大徙;后人沿用其说,1855年河决河南铜瓦厢改由今道入海后,遂有六大徙之说。但胡说实多疏误,故近年又有学者提出二十六次较大改道之说。兹用分期法概述如下:(1)战国战国以前。主要干道有三:1.据《书·禹贡》:故道自今河南武陟东北流至浚县西折北至河北平乡北,东北流分为“九河”,最北一支为干流,北流至深州市南折东北至静海东南入海。2.据《山海经·北山经》:故道自今河北深州市南以上同《禹贡》,以下东北流经霸州市南,东流至天津市区入海。3.《汉书·地理志》《水经注》里的“大河故道”,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期存在的河道。此外,汉代笃马河、泒河、沽河清河商河等地曾为黄河决流所经。(2)西汉。据《汉书·地理志》《水经注》里的“大河故道”,故道自今河南浚县西南东北流经滑县南、濮阳西、河北大名东、山东高唐南,折北经德州市东、河北南皮西,又东北至沧县南,又东北至黄骅市境入海。武帝时在今濮阳南决口,东南流注巨野泽通于淮泗,后二十余年始塞。元、成后屡决,或在今山东滨州市附近入海,或自今河南荥阳市由汴入泗入淮。(3)东汉至宋初。自东汉永平十三年(公元70年)王景治河功成至唐景福二年(893年),河道长期基本不变,即《水经注》《元和志》所载当时大河。故道自今河南濮阳南东北流经山东聊城市茌平南,折北经禹城市西,又东北经滨州市南入海。自唐末至宋初,决口次数很多,但形成大改道的皆不久即塞,决后不塞的只是小改道,较重要的有两次:一为景福二年在海口附近改道经山东滨县(今滨州市)西北入海。一为宋景祐元年(1034年)在今河南濮阳横陇埽决口,东北至今惠民、滨州市一带入海,史称横陇河。(4)宋庆历后。宋庆历八年(1048年)河决商胡埽(今河南濮阳东北),至次年形成一新道,自今河南濮阳东北折西北经内黄东,北流经河北大名西、南宫市东,枣强武邑西、献县东,至青县南由今南运河天津市海河入海。宋人称此道为北流。至嘉祐五年(1060年),又在今大名西南东决东北经今山东冠县夏津,略循今马颊河至冀鲁交界处入海。时称此道为东流。熙宁二年(1069年)导东流闭北流,元丰四年(1081年)又决入北流。绍圣元年(1094年)又导东闭北,元符二年(1099年)又决入北流。北流又往往西决漫入漳水,东决漫入永济渠。(5)金元至明万历初。宋建炎二年(1128年)东京留守杜充滑县西南人为决河,遂使河道东决夺泗入淮。自后河道极为混乱。总的情况是:重要决口西移,正流不再经过河南浚县滑县间。经常数道并行,彼此迭为主、副。东流则或由马颊河、或由徒骇河、或由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南流则夺泗、汴、睢、涡、颍等水由淮入海。初以南流为主,东流为副,终于尽断东流。南流诸道中又以自今河南原阳乱汴、睢故道东出徐州由泗入淮为主。(6)明万历初至清咸丰五年(1855年)万历潘季驯治河功成,才尽断旁出诸道,把金元以来黄河东出徐州由泗夺淮的主流固定下来成为下游唯一的河道。故道大致即今地图上的淤黄河。此后二百八十年,虽经常发生决口改道,不久皆引归故道。大致南决以入涡、入颍为多,北决皆归大清河(即北清河。(7)1855年至解放前。1855年河决今河南兰考境内铜瓦厢(时属兰阳,今已坍入河中),改道东流,至1875年形成今道。此后至解放前七十余年间,又曾发生决口数十次,皆不久即塞。只有1938年国民党政府挖开郑州花园口大堤,河水乱颍、涡入淮,形成了经历九年之久的改道,至1947年才恢复故道。又自山东利津以下海口段因解放前未筑堤防,故并无固定河道,八九十年间,曾经改道约二十次。


开通会员,享受整站包年服务立即开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