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圖章”。“印”,從爪從卩,用手持節以示信,古人用以昭信。古稱“鉩”或“”,後作“璽”。一般認為其出現和使用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後漢書·祭祀志》:“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亦稱“圖章”。“印”,從爪從卩,用手持節以示信,古人用以昭信。古稱“鉩”或“”,後作“璽”。一般認為其出現和使用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後漢書·祭祀志》:“自五帝始有書契。至於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继续阅读]
印章名稱之一。原為鈐用於書畫、典籍之上的專用印章,後世作印章之代稱。明徐官《古今印史》:“陸文量曰:‘古人於圖畫、書籍皆有印記某人圖書,今人遂以其印呼為“圖書”……莫之正矣。’”又清桂馥《續三十五舉》載:“朱必...[继续阅读]
輯録歷代璽印作品的書籍。名稱還有“印存”、“印稿”、“印集”、“印滙”、“印式”、“印舉”等。有通代或斷代璽印作品的匯集,多家刻印的合集或個人刻印的專集。早期印譜有楊克一《集古印格》、姜夔《集古印譜》,均佚...[继续阅读]
篆刻家刻印的價目單。亦稱“刻印潤格”、“刻印潤例”。《隋書·鄭譯傳》載:“上(文帝)令内史令李德林立作詔書,高熲戲謂譯曰:‘筆乾。’譯答曰:‘出為方嶽,杖策言歸,不得一錢,何以潤筆。’”“潤筆”之風,先盛於文,後衍於藝...[继续阅读]
印章名稱之一。為早期印章名稱。又作“璽”、“鈢”或“鉨”。《六書精藴》:“璽,印章也,從‘爾’從‘土’。古之製字者,取‘命爾守土’之意。”秦以前,印章概稱“璽”,“璽”字人所共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規定“璽”為天子...[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