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封檢”。漢銅器中有作斗形底範印文者。《周禮·司市》注:“璽節,印章,如今斗檢封矣。疏曰:按漢法,斗檢封,其形方,上有封檢,其内有書,則周時印章上書其物,識事而已。”參見“封泥”。斗檢封(縮小)...[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又稱“封檢”。漢銅器中有作斗形底範印文者。《周禮·司市》注:“璽節,印章,如今斗檢封矣。疏曰:按漢法,斗檢封,其形方,上有封檢,其内有書,則周時印章上書其物,識事而已。”參見“封泥”。斗檢封(縮小)...[继续阅读]
又稱“戳子”。印章别稱之一。清黄六鴻《福惠全書》:“如發回書,即於前件下注某日發回書訖,上用銷號小戳。”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他自己做稿子你替他謄真,用個戳子。”此名稱沿用至今。...[继续阅读]
印章形式之一。指方形印章。為歷代最常用的印式。歷代官印都以方形為正,姓名私印也以方印居多。漢時朝廷則規定官印用方印。清陳克恕《篆刻鍼度》:“大抵印用方式,正大美觀。”傳世印作大多為方印。...[继续阅读]
印章形式之一。指圓形印章。始見於戰國時期。戰國官私印璽、秦私印、漢官私印、西夏官私印及元末農民起義軍用印,俱有圓印,但為數不多。巴蜀印則以圓印居多。戰國私印、漢私印中尚有二圓、三圓、四圓等連珠式圓印。偶有橢...[继续阅读]
印章形式之一。指長條形的官印。始見於戰國時期。秦、漢時低級官員所用半通印即為條形,稱為“半印”。明初為防官場舞弊,使用以半印兩相勘合的“關防”,亦為條形;此制廢後,縣丞、主簿、守邊門官等官員仍用條印。清代低級官...[继续阅读]
印章形式之一。一指“半通印”。始於秦代。漢時官印多為正方形,間有作長方形者,恰為方印之半,稱“半通印”。秦漢時期下級官吏多用之。桂馥《劄樸》:“少内與倉庫諸印,皆形長而小,下吏卑職不得用徑寸方印也。”後世沿襲其...[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