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也叫“十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干支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总称,也叫“十干”。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也叫“十二支”。干支有阴阳之分,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继续阅读]
阴历全称太阴历,是以朔望月(月相变化一个周期的时间)为单位的历法。阴历的特征是:月的长短依据天象,历月的平均值大致等于朔望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年的长短只是历月的整数倍,和回归年无关,月份也和四季寒暑无关。月相的变...[继续阅读]
阳历一年为365.2422天,即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阳历积四年的剩余时间所成的一天,加在二月末一天,这天叫做‘闰日’。而阴历规定,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是从月望到月朔,中间相隔的时间却是29.53059天,为了计算方...[继续阅读]
老皇历上都注有“某日,太岁在此,不宜动土。”何谓“太岁”?太岁又名“岁阴”、“太阴”,是旧历纪年所用值岁干支的别名。如逢甲子年,甲子即是“太岁”,称太岁甲子;乙丑年,即太岁乙丑,以此类推。我国古代就把木星称为“太岁...[继续阅读]
是由干支纪年的天干地支与五行属性而定。古人认为干支有阴阳之分,并与五行相配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与五行比较表。五行木火土金水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寅卯午巳丑辰未戌申酉子亥2000年农历是...[继续阅读]
在历表中有火、水、金、木、土等五行的标示,就是六十甲子纳音,简称纳音。纳音是按照古乐六十律的构成方法,用五行与六十甲子相配纳。每五行中的一行纳十二干支,形成六十纳音,并产生了六十甲子纳音所属。如甲子乙丑海中金...[继续阅读]
十二生肖在汉代已被运用。其完整记载最早见于东汉王充著的《论衡·物势篇》中,可见在西汉时,已经产生“生肖”的概念。十二生肖(属相)即把干支纪年的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搭配起来,成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继续阅读]
古代称为“气”。每个月内含有两个“气”,一般在前的叫做“节气”,在后的叫做“中气”。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一年12个月有24个节气,故又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