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 列表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共有 362 个词条内容

(一)机电排灌

    长期以来,农田灌溉主要依靠人畜力车水,民国十九年(1930)开始有机械排灌,到1949年全省拥有排灌机械动力1232台8876马力,受益农田1.67万公顷。1950年后,兴建长兴、嘉兴、诸暨3个国营抽水机站,推广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抽水机灌溉,到1955年全...[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二)水轮泵、潜水泵

    1956年,开化县大路边乡爱国村从福建省引进的水轮泵试用成功后,逐步在全省推广。据1967年统计,全省共安装1378台,灌溉农田9000公顷,带动增加农副产品加工机具2000余台,发电装机容量4000千瓦。但由于缺乏专项资金,到1990年全省水轮泵的...[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三)喷灌

    1956年,杭州市郊区曾试办过喷灌工程,因设备等问题没有推广。1975年,浙江省机械科学研究所、温州市工科所与萧山、新昌有关厂合作,试制摇臂喷头和轻小型喷灌机成功。嗣后喷灌在城市郊区和经济作物种植地区逐步推广。1980年,水电...[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四)机井

    1958年以前,丘陵地区打井主要依靠人工开挖,沿海采用竹弓钻。20世纪60年代,我省引进和生产半人工、半机械的大锅钻。70年代以后,省机电排灌总站、省机械科学研究所、天台县机械厂和县水电局共同研制成功8JZ-95型自动挂卸冲抓式打...[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一)内涝治理

    20世纪30年代初,诸暨县曾在东泌湖区建排洪及灌溉工程,以提高湖田抗涝能力。1954年开始,又对东泌、白塔湖区进行大规模排涝工程建设,首先采用沿山开渠,将相当于湖田面积225%的山丘水直接排出外江,又以等高筑圩开渠,扩建涵闸,增加...[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二)渍害治理

    山区治理冷泉渍害采用沿山开辟水沟截断冷泉侧渗,穿心深挖灌排两用渠,沿渠设置跌水,使逐丘垄田上口进水灌溉,下口排水搁田,田间埋设砌石方涵或瓦管进行暗降的办法,再加上农业措施,改变冷渍田的生态环境,先后在开化县城汶星、...[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五、水土保持

    据1980年普查,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0.18×104平方公里,其中荒山1.074×10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0.68×104平方公里,集中在曹娥江粗晶花岗岩地层和钱塘江中游红壤盆地。20世纪50年代,曹娥江、浦阳江及西苕溪上游的浑泥港、藏绿江等地曾建...[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一、海涂资源调查

    1958—1960年,浙江省围垦海涂指挥部曾对平均低潮位露出水面的海涂(海宁、平湖和杭州市中潮位以上海涂)做过调查,面积为20.16万公顷,其中地势较高、短期可围的约为5. 33万公顷,堵塞港湾后可利用的为2. 66万公顷。海涂土壤,以象山港...[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一)围涂治江

    民国十六年(1927)已有用丁坝缩窄河宽、固定河槽的设想。1952年,钱塘江水利工程局按照缩窄江流、减少潮量、稳定江槽的原则,提出钱塘江下游稳定江槽初步设计。1961年,省水科所首次提出在钱塘江规划治导线许可范围内,结合整治江...[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

(二)粉砂土筑堤

    20世纪60年代中期,萧山等县市针对钱塘江强潮河口和粉砂土滩涂的特性,在大潮尾巴开始的7~8天小潮汛期,组织几万到十几万劳力筑堤、挖河、抛岩渣护坡,突击施工,先使土堤顶超越施工期高潮位,然后组织专业队进行大堤巩固工程和...[继续阅读]

浙江农业和农村科学技术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