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江苏丝绸史 > 列表
江苏丝绸史 共有 78 个词条内容

二、宋锦的产生

    锦在江苏古已有之。上至先秦时的“织贝”、“锦衣”,下至五代时的上贡之锦。宋朝南渡后,苏南地区织锦技术进步显著,锦成了华贵衣着服饰,并开始用于书画装帧和帷帐。当时盛行的是纬三重起花的重纬织锦。于由这种织锦是唐代...[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三、云锦的萌发

    南京云锦是大量用金(捻金、缕金,也含缕银和银线)并善于用金装饰织物花纹的提花丝织物。其花纹或全部织金,或部分加金,或大面积地应用各种金线、银线交织于一件彩锦中,使整件织物形成一种金彩辉映、瑰丽灿烂、典雅高贵的艺...[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四、缂丝技术的提高

    缂丝,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丝织手工艺。缂丝技法原本来自西域,相传盛于唐代,织造时把画稿中图案花纹的轮廓留出一线距离,再以彩色丝线缂在轮廓里,织成后表里一致,犹如刻镂而成。宋代缂丝最先以定州(今河北定县)生产为著名。织造...[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五、机织户的某些变化

    宋元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加,市镇兴起,城市繁荣。宋代以前的城市,“坊”与“市”分开,住宅区与商业区分开。到了北宋中期,“坊”“市”的界线终被打破,商铺可以随处开设了。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第四节 人民赋税负担日重

    宋代的赋税繁多。凡人丁、田地、农产品以及山海采捕的开发物产,皆属岁赋,并分为谷、帛、金铁、物产四大类。帛类又分为十种:罗、绫、绢、纱、绸、杂折、丝、线、绵、葛&x246C;。除葛外,其余都是丝织品。纳税时间分夏秋两季。...[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注释

    ① 引自《宋史·食货志》。文中“工”是指一日之工作量,此处指日数。② 资料来源:张家驹著《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③ 引自《宋史纪事本末·花石纲之役》。④ 引自《至大金陵新志·历代管制》。⑤ 数据出自《通制条格·工粮...[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一、明代社会经济

    元朝末年,由于政治统治残酷和经济剥削严重,加上延续17年的战乱,社会经济遭受极大破坏。明朝初期,土地荒芜,居民鲜少。龙凤三年(1357年),昔日繁华的扬州城,居民仅剩18家①,苏北、山东、河南多是无人之地。面对这种局面,明王朝要...[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二、清代社会经济

    如同历代王朝一样,清王朝在推翻前朝的征战中,对被征服者实行残酷的镇压和掠夺,江南发达的丝绸业区域受到空前浩劫。松江几经屠城,“满目伤痍,积棘载道”,震泽地区也因“兵燹之祸,市里为墟”。而丝织业的中心、数百年来繁荣...[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一、明代官织

    明代的官营织造规模庞大,分布区域广,分为中央和地方两大系统。“明制:两京织染,内外皆置局。内局以应上供,外局以便公用。南京有神帛堂、供应机房;苏杭等府亦各有织染,岁造有定数”。从《明史》这段记载来看,中央系统的织染...[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二、清代官织

    清朝与明朝一样,为了控制民间丝绸业以及满足他们奢侈靡费的需要,也设立了官府的织造机构,不过规模比明代小,只在北京和江宁、苏州、杭州四处设局。雍正《大清会典》记载:“织造在京有内织染局,在外江宁、苏州、杭州有织造...[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