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江苏丝绸史 > 列表
江苏丝绸史 共有 78 个词条内容

一、明代官织的特点

    1. 重用内官重用内官本来就是明王朝统治的特点,官营织造是直接为官府服务的机构,当然也摆脱不了内官督理,加之明代官营织造系统庞大,为了便于控制,直接“以内官董其事”&x2471;。苏州、杭州织染局在洪武初年建立时,属地方官员...[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二、清代官织的特点

    1. 集中生产、分散经营清初,由于战争和人为因素,江南的织局一度停织。清朝政府一边着手恢复江南官营织局,一边沿袭明代旧制,采取一些临时措施,搜罗上供丝织品。顺治二年至顺治三年(1645年—1646年),征解的上供缎匹,仍然采用民间...[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一、曹氏得宠膺织造

    曹家系汉人。曹雪芹的远祖是宋代的开国大将曹彬之后,“著籍襄平(今辽宁辽阳市)”,“宦沈阳,遂家焉”&x325A;。曹家很早就入了旗籍,属于汉军正白旗&x325B;,为皇室包衣&x325C;。曹家先人曹世选跟随多尔衮入关后,据《辽东曹氏谱》记载...[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二、秉承皇命充耳目

    六朝古都的南京,是明朝遗老、江南士子、名流望族集中之地。康熙除了在行政管辖上派遣得力官员予以监管,同时授予任职于江宁织造的曹氏父子职权,对江南文士进行安抚,若有不轨,即行密报。因此,康熙一朝的曹家织造的任务远远...[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三、关系特殊受庇护

    曹玺妻子孙氏曾是康熙的乳母,曹寅少年时是康熙的伴读,这种特殊关系使曹氏父子成为康熙的得力心腹,而康熙对曹氏父子也确实给予了不同一般的特殊照顾。例如,康熙十六年(1677年),内务府噶噜等曾与工部就校尉服装的颜色和制作奉...[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四、一把辛泪筑“红楼”

    康熙庇护曹氏家族60多年,即使有人参曹家,康熙只用“朕姑止之”一勾而了之。然而,康熙一死,雍正当朝,曹氏家族立即遭到与前朝截然不同的待遇。过去总理不清的“糊涂账”现在被重新提起查账了。曹頫心里有数,只好请求这笔亏空...[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一、民织的发达是官织的基础

    如前所述,江苏丝绸业历史悠久,自宋室南渡,全国丝绸重心转移南方后,江苏丝绸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苏州地区。宋代的苏州“桑田翳日,木奴连云,织紝之功,苞苴之利,水浮路转,无所不至”,出现了“商贾以吴为都会”,“搢绅以吴...[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二、官织的生产刺激民织的发展

    这首先反映在丝织技术的提高和丝织品种的改进上。官营织造旨在满足朝廷贵族奢糜需要,其丝织品质、花色品种的要求都比民间高。明朝规定,“凡局院成造缎匹,务要紧密,颜色鲜明,丈尺斤两,不失原样”&x2473;。清朝也规定,官局所织...[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一、民间丝绸之景观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活跃,江苏民间丝织业发展突飞猛进。江苏地区的城镇市民多赖工商为生,乡村的农民多以家庭纺绩来补贴、维持生计。例如,苏松地区的农民“耕鱼之外,男妇并工捆屦、澼麻、织布”。淮安“恒产之民,百无一二…...[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

二、丝绸市镇的兴起

    自明中叶以来,江苏丝绸城镇的兴起,源于丝绸手工业的发达和市场经济活跃。南京亦称江宁、金陵。“北跨中原,瓜连数省,五方辐辏,万国灌输……南北商贾争赴”,南“控故吴之墟,东引松常,中为姑苏,其民利鱼稻之饶,极人工之巧,服饰...[继续阅读]

江苏丝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