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秦腔史 > 列表
秦腔史 共有 57 个词条内容

第三节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的剧目

    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创作了一大批革命题材的剧目, 为秦腔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 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批剧目包括《血泪仇》《穷人恨》《中国魂》《一家人》《三打祝家庄》《大家喜欢》等。1938 年, 马健翎创...[继续阅读]

秦腔史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剧目的整理与发展

    1949 年5 月20 日, 西安解放, 由原陕甘宁边区和延安来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给西安的古老秦腔艺术注进了新鲜血液, 一批由革命根据地带来的革命剧目如《血泪仇》《穷人恨》《三打祝家庄》《大家喜欢》等, 使秦腔舞台上出现了勃勃的...[继续阅读]

秦腔史

第一节 魏长生与秦腔进京

    魏长生(1744—1802), 清乾隆时期著名秦腔艺术家。四川金堂县人, 原名魏朝贵, 字宛卿, 因在家中排行老三, 亦被称为“魏三”。幼时丧母, 家境贫寒, 流浪到陕西学习戏曲,十年磨剑, 他的技艺先是在百里秦川脱颖而出, 继而带领戏班多次...[继续阅读]

秦腔史

一、魏长生的独创特色

    1. 梳水头。《日下看花记·序》云: “嗣自川派擅场, 蹈跷竞胜, 坠髻争妍, 如火如荼。目不暇接, 风气一新。” 《梦华琐簿》云: “俗呼旦脚曰包头, 盖昔年俱戴网子, 故曰包头, 今则俱梳水头, 与妇人无异。闻老辈言, 歌楼梳水头、蹦...[继续阅读]

秦腔史

二、魏长生常演剧目

    魏长生演出的剧目大概有36 出。现在能查出剧目名称的有《滚楼》《烤火》《小寡妇上坟》《补缸》《打灶王》《铁弓缘》《香山》《检柴赠金》《看灯》《百花公主》① 《梅降雪》《清风亭》《香莲串》《秦香莲》《温凉盏》《...[继续阅读]

秦腔史

一、润润子

    润润子著名秦腔须生演员, 1820 年(清道光三十年) 生人, 姓张, 行五, 人称张老五。早年在“玉盛班” 学小生,出科后即在该班演《渔家乐》《空人计》等贫生戏, 名冠三秦。后搭“泰和班” 改演须生, 纱帽、道袍、靠甲无不精美。雄踞...[继续阅读]

秦腔史

二、李云亭

    李云亭, 1872 年(清同治十一年) 生人, 著名秦腔须生演员, 陕西户县秦渡镇人, 乳名修德子。幼年入西安东关“中和班” 学艺, 后加入“德胜班”, 成为该班须生台柱, 人称“十八红”。因脸上有几颗麻子, 又称“麻子红”。李云亭扮相...[继续阅读]

秦腔史

三、刘立杰

    刘立杰, 清同治十三年(1874) 生人, 著名秦腔须生演员, 字子英, 艺名“木匠红”, 陕西临潼雨金人。幼年曾入私塾读书, 15 岁到泾阳县学木匠手艺。因酷爱秦腔, 嗓音又佳,22 岁时入临潼县“魁盛班” (后改名“华清班” ) 学戏, 工须生...[继续阅读]

秦腔史

四、党甘亭

    党甘亭, 清光绪六年(1880) 生人, 秦腔著名旦角演员,名建棠, 字甘亭, 乳名群儿, 陕西三原人, 幼年学艺, 11 岁登台即名震关中。他“举止活泼、表演精工、为当时童伶之冠”, 人称“胎里红”; 工花旦和刀马旦, 善于观察生活, 模拟妇女...[继续阅读]

秦腔史

五、陈雨农

    陈雨农, 清光绪六年(1880) 生人, 秦腔著名旦角演员,名嘉训, 号雨农, 乳名德儿, 西安市人。幼时就读于私塾, 后因贫困而辍学。因酷爱戏曲, 背着家人私自到临潼入“华清班” 学艺, 工花旦、青衣。成名后, 联合李云亭、张寿全、聂金...[继续阅读]

秦腔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