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毓中,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生人, 字秀山, 自幼务农, 14 岁时曾在杂货铺当学徒, 受其父亲刘立杰(艺名“木匠红”, 著名须生) 的艺术熏陶, 酷爱戏剧, 于1912 年冬, 即其16 岁时考入“陕西易俗伶学社” 学艺, 为该社第二期学员, 师从李...[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刘毓中,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生人, 字秀山, 自幼务农, 14 岁时曾在杂货铺当学徒, 受其父亲刘立杰(艺名“木匠红”, 著名须生) 的艺术熏陶, 酷爱戏剧, 于1912 年冬, 即其16 岁时考入“陕西易俗伶学社” 学艺, 为该社第二期学员, 师从李...[继续阅读]
苏育民, 秦腔小生兼须生, 乳名三意, 号勇三, 原籍陕西商县, 1917 年生于西安市, “三意社” 创始人苏长泰三子。他出身秦腔世家, 自幼跟随其兄苏哲民学艺, 12 岁登台,14 岁即离开学校, 随“三意社” 跟班学艺, 期满后, 演出《花亭相...[继续阅读]
清朝末年兰州出现了两个历史悠久、技艺超群的秦腔剧社—— “福庆班” 和“东盛班”, 同时涌现出了福庆子和十娃子等著名秦腔演员。张福庆, 俗呼“福庆子”, 其嗓音洪亮而柔和, 生、净、丑、旦都能演, 但以生、净最为著名,...[继续阅读]
易俗社, 原名“易俗伶学社” “陕西易俗社”, 于1912 年7 月1 日成立, 是一个将戏曲教育与演出相结合的新型艺术团体。辛亥革命后, 以李桐轩、孙仁玉等人为首的一些陕西同盟会员, 认为“人民知识蔽塞, 国家无进步之希望”, 决定...[继续阅读]
1913 年, 易俗社招收了第一批学员, 按照年龄大小分为甲、乙、丙三个班, 以“中、华、民、国、秦、易、俗” 七字排名, 实际上后来“秦” 字基本没用过。甲班为最先培养之人才, 随着时间淘汰, 以乙班之优秀学生补给, 丙班之优秀...[继续阅读]
1938 年4 月间, 毛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工人代表大会组织的晚会上看了秦腔《五家坡》等戏后, 向当时的工会负责人齐华同志说: “你们看群众非常欢迎这种形式, 群众喜欢的形式我们应该搞, 但就是内容太旧了, 应该有新的革命内容……...[继续阅读]
三意社的前身是长庆社, 原在商洛山区, 于1915 年经过一闯关中两华(华阴、华县), 二闯西安东关, 三闯进骡马市之后, 先后发展为关中三义社、西安三意社、西安市秦腔二团、西安市青年艺术团等。民国四年(1915) 受易俗社影响,由民间...[继续阅读]
西安正俗社是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秦中的一个著名科社。由于它的活动时间长, 培养的科生较多, 在艺术上又进行过一些改良, 至今在秦腔界仍有一定的影响。现存民国二十二年(1933) 5 月1 日所著《西安正俗社重新改组缘启暨简章...[继续阅读]
清朝末叶, 历史悠久、技艺超群的秦腔剧社“福庆班”和“东盛班” 诞生。后来, 由于历史原因, 此二团部分演员组成“万顺班”。“万顺班” 演员阵营除著名花脸唐待诏、著名旦角八娃子外, 还有李德贵(大净)、桑大嘴(旦角)、陆召...[继续阅读]
魏绍武曾希望仿照西安易俗社, 以提高文艺, 移风易俗,普及社会教育, 改良秦腔戏曲艺术为宗旨, 扩大原有组织, 聘请专门师资培养秦剧人才。如此, “觉民学社” 诞生, 由魏兼任社长。“觉民学社” 系官办性质, 有政治和经济力量支...[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