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认为,不论治疗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均须寻找最佳的治疗时机,不同时期的治疗意味着不同的预后。如急性发热患者,体温38.9℃,伴咽痛,血常规中白细胞3.1×109/L,诊断为病毒性感染。中医认为,本病为温邪从口鼻而入,病在卫分,根据“...[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先生认为,不论治疗急性病,还是慢性病,均须寻找最佳的治疗时机,不同时期的治疗意味着不同的预后。如急性发热患者,体温38.9℃,伴咽痛,血常规中白细胞3.1×109/L,诊断为病毒性感染。中医认为,本病为温邪从口鼻而入,病在卫分,根据“...[继续阅读]
近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使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手段有了极大的改变和提高,一些利用仪器设备发现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症等,都可以在症状出现前被诊断出来,因此,中医不应该再固守于传统的疾病诊断方法,而应该在辨证之...[继续阅读]
中医药临床治疗学是建立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的。“证”即“证候”,是指在疾病状态下,机体对内外致病因素做出的综合反应的概括。“辨证论治”体现了中医学从整体出发来认识病理规律和临床治疗...[继续阅读]
先生认为,任何理论都是一个反复认识、实践的验证过程,中医药理论也不例外。辨证施治固然是中医药的精髓,但某些疾病病因病机比较单纯,亦可辨病施治。如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百合病用百合地黄汤治疗,脏躁病用甘麦大枣汤治...[继续阅读]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一方面要借鉴西医“病”的疗效评价体系,如“病死率”“复发率”等;另一方面更要注重体现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包括证候评定量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等在内的综合临床疗效体系评价方法。临床...[继续阅读]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内容详于寒而略于温,而后世的温病学说羽翼仲景以补伤寒之不足,这已成为当代医家的共识,故而不再有“伤寒”“温病”之争。明清时代的温病学家所描述的温病大都是烈性传染病,名之为湿温证,其中包括肠...[继续阅读]
虫类药即“虫蚁飞走”之品,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能行走攻窜,搜风通络,舒筋活络,豁痰开窍,破血化瘀,无处不到,药性峻烈,起效迅速。清代叶天士谓:“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着里;补正祛邪,正邪并树无益;故圣人另辟手眼...[继续阅读]
附子辛、甘,大热,善走十二经络及督脉,功能引火归原,温少阴之里,补命门真阳,是一味非常有用且极为重要的药物。附子用之得当,可追复亡失之阳,愈危急,起沉疴。附子的使用指征是面色白,神疲乏力,四肢发凉,便溏溲清,皮肤湿润,舌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