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古今名医金鉴 > 列表
古今名医金鉴 共有 2390 个词条内容

清热平肝 渗化通络

    痹因于风寒湿三气杂至之论,始于《内经》;热痹之说,起于仲景。由是风、寒、湿、热皆可为痹矣。古方多以寒湿论治,且多杂用风药。吾辈从师学习,寒湿固有,而热湿尤多。寒热未分,虚实不辨,药用之误,其害非浅,所成坏病废残者,屡见...[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通痹应识避温燥 柔肝每思远滞腻

    胡某,女,45岁,干部。初诊:1959年5月15日。《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闭也。邪留经隧,气血阻滞。询之,得于涉水露宿,风寒湿侵入,受之已深。血络凝涩,加以烦劳过度,营阴又亏,心肝失濡,木火内炽,化风窃络,与外风...[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柔润舒筋蠲痹 温阳宣通驱邪

    驱邪蠲痹痹证多由感受风寒湿邪所致,治疗上应以驱邪为主。李师治痹基本方,是以独活寄生汤化裁(独活、桑寄生、秦艽、防己、威灵仙、桂枝、石楠藤、海风藤、牛膝、五加皮、海桐皮、甘草)。本方适用于一般寒湿痹痛发作,或下冷...[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证病同辨须别缓急 祛邪尤重湿热毒瘀

    调强祛邪尤重湿热毒瘀张老认为:关节病的形成,内与体质虚弱、正气不足,外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相关。是外邪引动内邪,内外合邪而发病。其中脏腑积热,湿热毒邪侵蚀筋骨,流注经络,著而成瘀,是形成疾病活动的病理关键。治疗首当...[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探求病机肾虚 尪痹五证有良方

    尪痹,就是指关节、肢体弯曲变形、身体羸弱、不能自由行动而渐成的疾病。它不但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且也可以包括现代医学中其他一些有关节疼痛、变形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大骨节病、结核性关节炎等。其中以类风湿性...[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尪痹证因内外合邪痰瘀痹阻 斟酌主次搜剔逐邪益肾润养

    《金匮·中风历节病篇》:“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诸条,均形象地描述了尪痹的临床特征为关节疼痛、肿胀和变形,活动受限,身体瘦削。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极为类似。本病虽可按痹证辨...[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痹证辨识体会

    关节炎症有寒热之不同,为医者所共晓,但凡物之寒之而寒,热之而热者,惟死物为然。人身之气血互相依托,无时分离,必寒中有热,热中有寒,此阴阳互根之理,若纯寒纯热,孤立必败,因此在辨证上要注意一多字。寒多者,即以寒型论治;热多...[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痹证缓急辨

    痹证有缓急之分,但二者又可互相转化。缓者每因气候变化或衣着寒暖失宜而复发,亦可变为急者;急者失治则可陷于脏,内舍于心,缠绵难愈,亦可变为缓者。因此,临床辨证,掌握病机变化,遣方用药,即不致误。可将风寒湿痹命之曰痹证缓...[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辨证握虚实 施治分补泻

    痹证初起,以邪实为主,故常见症状有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步履艰难。惟其邪气有偏胜,故疼痛性质及其机体反应状态亦有所差异,临床不可不辨。如风气偏胜,则疼痛而酸,且痛无定处而四肢游走,上下左右无所留止。常伴恶风发热,舌...[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

审证之要分清寒热 久痹当推诸虫搜剔

    痹证之辨,关键在于寒热对诸痹之辨,张氏认为:风寒湿三气,很难截然分开,只是偏胜而已。辨证之关键,在于分清寒热,若认证不确,则用药乖谬。一、湿热阻络湿热阻络,即热痹,可分为轻、重两型。1.湿热轻型病起于感受风湿热邪,或风寒...[继续阅读]

古今名医金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