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明的涵义阳明,即阳气亢盛之意,故阳明又称之为盛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可知,阳明本是二阳,但具有“合明”的特点,所以堪称盛阳。(二)阳明的功能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一)阳明的涵义阳明,即阳气亢盛之意,故阳明又称之为盛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可知,阳明本是二阳,但具有“合明”的特点,所以堪称盛阳。(二)阳明的功能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与足阳明胃...[继续阅读]
(一)定义阳明病是病邪进入胃肠,致使胃肠功能失常,邪从燥热而化,形成里热里实,以大便结硬为临床特征的病证。或从虚寒而化,形成阳明中寒证。(二)病因病机阳明病除本经受邪发病以外,又有从太阳病或少阳病转入。无论是原发或是...[继续阅读]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180)【释义】本条为阳明病之提纲,是阳明病的重点提示。胃家实,系正阳阳明证,指胃肠功能失职,以致化热化燥,宿食粪便留滞胃肠,是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阳明病证型。胃肠的正常功能,正如《灵枢·平人...[继续阅读]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179)【释义】阳明病篇首论分类,阳明病证型的分类有三:一是脾阴不足,不能...[继续阅读]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释义】阳明病的形成是由于胃肠干燥,本条以太阳病为例,旨在说明凡用汗法、下法或利小便,都能使胃...[继续阅读]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释义】阳明病是里实热证,有诸内必形诸外,其反映于外的证候,称之为外证。阳明里热亢盛,蒸腾于外,则身热;迫津外泄,则汗自出;不恶寒,是排除太阳表证;反恶热,是因里...[继续阅读]
(一)太阳阳明证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247)【释义】趺阳脉属足阳明经,诊之可候胃气的盛衰。其脉浮为胃气强,主胃中有热;其脉涩主脾阴不足,为津液偏渗使然。这是因脾不...[继续阅读]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219)【释义】阳明热证是指无形之热壅聚于阳明,主要是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本条“若自汗出者,白虎汤...[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