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非药物疗法刺激的感觉传导作用。如针灸、按摩、导引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说明了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灵枢·官能》云:“审于调气,明于经隧”。这是说,运用针灸等治法...[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非药物疗法刺激的感觉传导作用。如针灸、按摩、导引等方法所以能防病治病,说明了经络具有传导感应和调整虚实的作用。《灵枢·官能》云:“审于调气,明于经隧”。这是说,运用针灸等治法...[继续阅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说明了阴阳四时的时间节律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而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的功...[继续阅读]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故《素问·皮部论》有“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继续阅读]
《灵枢·经水》云:“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审查、指切、推循、扪摸、按压等手法,均是经络的诊察方法,诊察局部的寒温和气血盛衰现象,从而明确诊断。《素问·三部九候论》尝有“视其经络沉浮,以上下逆从循之”的...[继续阅读]
1.分经辨证人体全身,外至皮肉脉筋骨,内至五脏六腑,都以经络为纲,故按经络来分析病证,称为分经辨证。《素问·皮部论》云“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的记载,指出皮部的分布、筋肉的起结、骨骼的连属...[继续阅读]
腧穴是在我国先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而形成的。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定位、定名、定位及系统分类等阶段。最初,人们主要在病痛局部按摩、捶击或针灸,即“天应”“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随着对体表施...[继续阅读]
腧穴名称是经络系统及针灸学名词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腧穴命名不仅有其医学意义,也是古代灿烂的华夏文化的一部分。了解腧穴命名的意义,有助于熟悉腧穴的部位及治疗作用。腧穴名称是古人以其部位及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继续阅读]
1.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这些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组织、器官的病证。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各穴,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诸穴,皆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继续阅读]
特定穴是具有特殊治疗作用的经穴。由于它们的主治功能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称和含义。1.五输穴五输穴即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在《灵枢·本输》则有详论。其分布次序是根据标...[继续阅读]
在临床上,治疗效果的满意程度与取穴位置是否正确,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定准腧穴,必须掌握定位方法。1.骨度分寸定位法《灵枢·骨度》详尽记述了人体各部的骨骼尺寸,现引述如下:“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