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苗药头花蓼 > 列表
苗药头花蓼 共有 130 个词条内容

一、植物来源与药用部位

    头花蓼的原植物为蓼科(Polygonaceae)蓼属(Polygonum)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D.Don)。其药用部位为地上部分或全草,鲜用或干用;已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头花蓼系常用著名苗药,其苗药名为“...[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二、性味归经与功能主治

    头花蓼味苦、辛,性凉。归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散瘀、利尿通淋功能。主治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盆腔炎,前列腺炎,风湿痛,跌扑损伤,疮疡湿疹等。头花蓼作为苗药使用时,常以单方制剂治疗上述病症,也常与其他...[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三、药用历史

    头花蓼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广西中药志》(1963年,第二册),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痛;1977年收载于《中药大辞典》(1977年,上册),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等;《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1999年)、《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一、苗药头花蓼野生变家种与规范化种植GAP基地建设历史

    (一)国内种植研究头花蓼作为苗族人民的习用药材之一,其药用历史悠久,长久以来均以使用野生药材为主。随着近十年来对头花蓼的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以头花蓼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成方制剂,除威门药业的热淋清颗粒外,贵州还有...[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二、苗药头花蓼种植研发成果与产业化

    (一)野生变家种研究成果在头花蓼野生变家种规范化种植研究与GAP基地建设中,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创新点:①完成了贵州省为主的头花蓼野生资源调研,首次较深入地了解掌握头花蓼野生资源在贵州的分布、蕴藏量及其生长的生态环境...[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一、头花蓼植物形态

    头花蓼为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丛生,先端斜生向上直立,基部木质化,多分枝,节上常生有不定根,节间短于叶片,疏生腺毛和柔毛或近于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叶互生,卵形或椭圆形,长1.5~3.5cm,宽1~2.5cm,先端钝尖,基部宽楔形,全缘...[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二、头花蓼种源鉴定

    头花蓼是蓼科植物头花蓼 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D.Don的干燥全草或地上部分。其原植物头花蓼在《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以及《贵州植物志》等文献均有记载。自1998年以来,通过深入以贵州为重点的苗族聚居地区,了解...[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一、生长发育特性的观测研究方法

    (一)生长情况观察研究方法采用固定植株跟踪观测法。在试验点选15株苗,分别编号,插上过塑号牌,每5天观测一次,分别记录每株植物的株高、枝长、枝的直径、芽数、叶片大小(长×宽)、植株覆盖面积(长×宽)、花序数等内容。具体要求...[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二、生长发育特性的观测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营养生长及其特点头花蓼二年生植株在1月下旬即有少数侧芽产生,进入2月上旬后,陆续产生幼芽并发育成枝条,到3月上旬倒春寒(霜冻)前,其单株平均芽数达18个,随后,随着气温的稳定回升,新的侧芽逐渐产生,进入稳定生长阶段(表2...[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

三、生长发育特性

    根据上述多年来对头花蓼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特性较为深入的观测研究,可以证明头花蓼具有以下主要生长发育特性:1.头花蓼种子播种后,经过11~15天出苗。幼苗先长出2片椭圆形的子叶,绿色带浅紫色,有毛被;再经10天左右长出真叶。...[继续阅读]

苗药头花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