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 列表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共有 150 个词条内容

黄连阿胶汤

    黄连阿胶汤出自仲景《伤寒论》。经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黄连阿胶汤由黄连四两,黄芩一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组成。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归脾汤

    归脾汤源于《济生方》,云:“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由白术、茯神(去木)、黄芪(去芦)、龙眼肉、酸枣仁(炒,去壳)各30g,人参、木香各15g,甘草(炙)7.5g组成。《正体类要》卷下“归脾汤”是在严氏《济生方》归脾汤的基础上...[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杏苏二陈汤

    杏苏散源于《温病条辨》。经云:“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主治外感风寒,症见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现代常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麻辛附子二陈汤

    麻辛附子二陈汤是云南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在《伤寒论》麻辛附子汤的基础上创用的经验方。由《伤寒论》麻辛附子汤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合方而成。《伤寒论》云:“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麻杏蒌贝汤

    麻杏蒌贝汤由炙麻黄、杏仁、全瓜蒌、川贝母、百部、百合、陈皮、炙桑白皮、炙紫菀、桔梗、炙远志、石菖蒲、白豆蔻、甘草组成。用于风寒咳嗽日久,肺气不宣,痰湿未尽,气阴不足,或风寒入里化热所引起咳嗽之证。临床症见:咳嗽...[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出自仲景《伤寒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中药十大主帅

    中药十大主帅由先父吴佩衡首先提出,收载于《医药简述》一书中,是指临证常用而又十分重要的十味中药,即附片、干姜、肉桂、麻黄、桂枝、细辛、石膏、大黄、芒硝、黄连。《医药简述》:“此十味药品,余暂以十大‘主帅’名之...[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常用祛风湿药

    祛风湿药是指能祛除经络、肌肉、筋骨间的风寒湿邪,疏通经络,以解除痹痛为主的药物。本类药物辛散祛风,苦燥除湿,性温散寒,能祛除关节、经络等处的风寒湿邪,达到舒筋、通络、通痹止痛的目的。有的还有清热祛风,通络止痛及补...[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常用活血化瘀药

    活血化瘀药是指以通行血脉、消散瘀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又称活血祛瘀药,适用于血行不畅或气血瘀滞所致的多种病证。部分止血药、止痛药亦兼有活血祛瘀功能,临床应用也非常广泛。其中药性剧烈者,常称破血药或逐瘀药,如三棱、...[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常用平肝息风药

    平肝息风药是以平肝阳、息肝风(内风),缓和或抑制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平肝息风药主要分为平肝潜阳药和息风止痉药两类。平肝潜阳药主要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头痛、耳鸣耳聋、烦躁不安等症...[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