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 列表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共有 150 个词条内容

医事传略

    吴生元,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暨云南省中医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著名中医学家吴佩衡学术继承人,云南省名中医,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荣誉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注重经典,精于伤寒

    中医者应注重医学经典研究,熟练运用《伤寒论》是业医治学的基础。《伤寒论》的学习又取决于对《内经》《难经》及《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的认真研究,如果不熟读《内经》《难经》就难明阴阳寒热之理与脏腑气血经络之关系...[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基本功

    中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融汇了我国古代多种学术思想的特点,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由于中医药理论来源于临床实践,许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理论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深理解,因此,强调教书育人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治病求本,是...[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扶阳气存津液,擅用温通之法

    在《伤寒论》治疗法则中,始终贯穿着“扶阳气”和“存津液”的基本精神。《内经》谓:“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而上卫外者也。”以天和日喻人身之阳气,充分说明阳气是机体生命之本,与...[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重视扶正,顾护脾胃

    邪正的盛衰变化,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都有重要的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正气与邪气斗争的过程。正气充沛,则人体有抗病能力,疾病就会减少或不发生;若正气不足,疾病就会发生和发展。因此,临床治疗的关键就...[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注重体质,因人制宜

    年有老幼,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稚阳未充,则肌肤疏薄,腠理不固,卫外力弱而易感邪,易寒易热,易夹食滞;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嫩,易于传变,易于伤阴,易损中期,易虚易实。一般而言,凡大辛大热、大苦大寒之药,小儿均宜慎用,这是处方...[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遣方用药,谙熟医理

    机体在正气亏虚,阴阳失衡,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抵抗力下降时产生疾病。医生用药无非是补偏救弊,调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创造有利条件,促使机体生理功能尽快恢复。强调用药不在于医生之好恶,而在于认证的准确、投药的...[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附子运用既继承又创新

    附子在我国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附子的记载,指出:“附子气味辛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之后,历代医家也有各自的观点阐述。清·黄宫绣...[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痹证

    痹证,亦称痹病,是指人体气血失调,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合而为痹;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瘀血、湿热,正邪相争,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乃至脏腑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重着变形、僵直及关节活动...[继续阅读]

吴生元温通大法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