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位于人体躯干的上部,以脊柱为分界,左右各一,下连于手。背位于躯干后部,上连于肩项,下连于腰,脊柱纵立正中。腰也位于躯干后部,上至季肋而连于背膂,下至髂嵴而连于尻尾。临床上通过观察肩、背、腰的形态、活动、压痛、叩痛...[继续阅读]
海量资源,尽在掌握
肩位于人体躯干的上部,以脊柱为分界,左右各一,下连于手。背位于躯干后部,上连于肩项,下连于腰,脊柱纵立正中。腰也位于躯干后部,上至季肋而连于背膂,下至髂嵴而连于尻尾。临床上通过观察肩、背、腰的形态、活动、压痛、叩痛...[继续阅读]
四肢,即两上肢和两下肢的总称。上肢包括臂、腕、掌、指,下肢包括股、膝、胫、踝、足、趾等。临床通过诊察四肢的形态、疼痛、麻木、温凉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为四肢诊法。四肢诊法早在《内经》中即有许多论述,后经历代医...[继续阅读]
甲诊法是根据指(趾)甲的色泽、形态等变化以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此法最早见于《内经》,该书对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和外邪侵入所致的病理性指(趾)甲变化均有明显的论述。如《素问·痿论》云:“肝热者,色苍而爪枯。”《素问·五脏...[继续阅读]
望小儿食指络脉,原称望小儿指纹,《四诊抉微》《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皆称为“虎口三关脉纹”,虽称指纹,实际是指手太阴之络脉,故称脉纹较为贴切。为避免与一般习称之“指纹”概念混淆,邓铁涛主编的《中医诊断学》依...[继续阅读]
在人类和灵长类,其手掌和脚跖的皮肤表层有许多特殊纹线走行,称为皮纹。皮纹由嵴和沟两部分组成,嵴纹是指皮肤表面凸起的条状纹理,嵴上有汗腺开口;沟纹由两条嵴纹之间的下凹部组成。由于嵴和沟的走向和分布不同,便构成了各...[继续阅读]
1973年,我国学者张颖清发现了第二掌骨侧的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其后,张氏在此基础上创建了“第二掌骨侧速诊法。”此诊法就是根据从头穴至足穴的次序,对双手第二掌骨侧的各穴依次按压一次或数次,依据穴位压痛点的有无和位置...[继续阅读]
临床通过观察足掌的皮肤色泽、形态变化,按摩足掌各部有无压痛,询问有无足痛、足痒、足冷、足热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称为足掌诊法。古代医籍有关足掌诊法的内容极少见,而在西方,近几十年来把足掌看作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欧美...[继续阅读]
临床上通过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感觉异常以及痘、疹、斑、㾦、痈疽、疔疖等皮肤病变,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气血津液的盛衰,以推测疾病的预后,此即为皮肤诊法。察皮肤以诊疾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后世在《...[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