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 列表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共有 96 个词条内容

前言

    本指南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本指南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市中医院、广东...[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引言

    中医的天疱疮基本相当于西医的天疱疮病(Pemphigus),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的表皮内棘层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现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是50~60岁,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中...[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天疱疮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本指南适用于天疱疮的中医诊断和治疗,其他大疱性疾病临床表现与本病类似的,可以参考本指南进行辨证治疗。...[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2.1 天疱疮

    本指南中,中医的天疱疮相当于西医的天疱疮病(Pemphigus)。中医的天疱疮是以皮肤初起小如芡实或大如棋子,燎浆水疱,可延及遍身、焮热疼痛,未破不坚,疱破毒水津烂不臭等为特点的一类大疱性皮肤病。西医的天疱疮病为一组累及皮肤...[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3.1 诊断要点

    3.1.1 中医诊断要点[2-3]临床可见身起水疱,大小不等,发无定处,可遍及全身,伴痒痛难耐,慢性病程的大疱性皮肤病。3.1.2 西医诊断要点[4-6]3.1.2.1 发病特点慢性病程,此起彼伏。好发于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3.1.2.2 临床症状水疱发生...[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3.2 鉴别诊断

    3.2.1 大疱性类天疱疮(BP)[4-6]大疱性类天疱疮(BP)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躯干、四肢伸侧、腋窝和腹股沟,在红斑、水肿性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发生水疱或大疱,疱壁较厚,不易破,尼氏征阴性,疱破后呈糜烂面,愈合后有色素沉着斑。少数患...[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3.3 辨证分型(Ⅳ,弱推荐)

    3.3.1 热毒炽盛证(毒热炽盛,气营两燔证)[2,3,7-14](Ⅱa,弱推荐)发病急骤,水疱迅速扩展、增多,糜烂面鲜红,或上覆脓液,灼热痒痛;伴身热口渴,烦躁不安,便干溲赤;舌质红绛,苔黄,脉弦滑或数。3.3.2 心火脾湿证(心火炽盛,脾湿内蕴证)[2,...[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4.1 治疗原则

    治疗上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急性期重在清热除湿、解毒凉血,可适当加入茯苓、薏苡仁、枳壳等健脾除湿药物;慢性期或后期,湿热减退,津伤气耗,治疗重在益气养阴、健脾除湿,兼以清热解毒[3,9](Ⅲb,弱推荐)。...[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4.2 中药汤剂

    4.2.1 毒热炽盛证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清营。方药: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9-10,13-14,16](Ⅱa,弱推荐)。组成:水牛角30g,生地黄炭10g,金银花炭10g,莲子心10g,黄连10g,白茅根30g,天花粉10g,生栀子10g,生石膏30g,紫花地丁10g,生甘草10g。加减...[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

4.3 中成药

    可按照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根据不同证型及治疗原则,酌情选择合适的中成药。4.3.1 毒热炽盛证羚羊角胶囊、清开灵口服液等(Ⅴ,弱推荐)。4.3.2 心火脾湿证导赤丹、二妙丸等(Ⅴ,弱推荐)。4.3.3 脾虚湿蕴证参苓白术丸、四妙丸等...[继续阅读]

中医皮肤科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