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实用诊疗 > 列表
中医实用诊疗 共有 558 个词条内容

三、辨证中证,注意联系

    辨证之中,多见证中有证,如胃肠不适病人,既有寒凝气滞型胃脘痛,又有肾阳虚之五更泻。一为新病,一为久病;一为实证,一为虚证;一是上腹,一在下腹;一以温散,一以温补。故选方既选良附丸为主治胃痛,又选四神丸兼顾泄泻。待胃脘痛...[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四、辨证外之证,注意夹杂

    所谓证外之证,是指临床表现中有的两个系统以上的疾病证候群。如内科证候,妇科证候,五官科证候,同时并存。怎么办?其辨证原则是在先治某一疾病的证候时,一定要兼顾其他疾病的证候,尤其在主辨证候与兼顾证候病性不一致或相反...[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五、辨静态之证,注意守法

    静态之证,是指疾病的病位,病性表现为恒态时期,或为气虚,或为血寒,或为肝经温热……此期病位,病性已定,一旦辨证准确,疗效可以,就效不更方,可守法守方。...[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六、辨动态之证,注意灵活

    动态之证,是指经过治疗后,临床表现出现了变化。如温热带下,应用龙胆泻肝汤治疗后,带量减少,带色由黄变白,带质由稠变稀,带味已轻,瘙痒已除,说明湿热病邪已轻。此时是效不更方,守方守法,继续按肝经温热巩固治疗?还是根据现有...[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七、辨证之证,注意隐症

    临床有无证可辨之证。如乙肝无症状的“小三阳”、“大三阳”,糖尿病无症状的血糖偏高,化验提示的尿中潜血,B超提示的无自觉症状的结石,积水和各种肿瘤的早期阶段,因其无证可辨,皆属无证之证。临床要根据个体的病史、体质、...[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八、辨错杂之证,注意调平

    慢性胃炎,临证常见寒热、错杂证候,既见胃脘痞满,喜温喜按之虚寒象,又有口干、口苦、苔黄腻之热象,或见口腔溃疡,或见大便偏干,对此寒热错杂之证,应多选半夏泻心汤,用温清并用之法,以平衡胃腑调节功能,临证用之,疗效满意。同...[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九、辨有效之证,注意病程

    对于药后有效的病人,要注意其服药疗程,如感胃、暑热之证,病程短,疗程亦应短,多服药3剂而愈,不必继服。对于慢性病,临证或效不更方,或做些微调,使渐治渐佳。可1日1剂,亦可隔日1剂,或连服2剂停1天,亦可固服2剂。对于滑胎病人,其疗...[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十、辨无效之证,注意审查

    药后无效的病人,临证要细心审查。属于辨证用药无差误者,多系病程长,邪气未被制服,应坚持原方,不要轻易改方,否则越改越乱。而对于辨证用药不妥者,应细审其因,当机立断,及时纠正。...[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十一、辨先效后无效之证,注意演变

    临床有效后,不效之证,即服数剂疗效很好,再服则效果不理想。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药应变而未变之故,当责之于医,如胃脘痞满中的寒热错杂证型,应用半夏泻心汤后,黄苔已迟,口苦已止,表明热象已除,虚寒证或成为主要矛盾,而继...[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

十二、辨药后加重之证,注意审因

    对于服药后病情加重的病人,除用药失当外,还有药性与病情相争较剧而出现病情加重之象。临证必须区别对待,慎重而定。用药失当者,要及时更方。药病相争者,在服药前就应告知病人。对于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者,要查找其因,或减少服...[继续阅读]

中医实用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