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知识 > 中医外科理治 > 列表
中医外科理治 共有 672 个词条内容

辨皮损特点

    辨皮损,即辨皮肤的异样变化。外科病可使皮肤发生异常变化,而皮肤病就更明显突出了。有的皮损有形可见,有的只有自觉症状; 有的仅局部皮肤异常,有的则是全身性疾病引起; 有的同是一种病,由于病程长短、治疗方法、发生部位不...[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从脏腑、气血的生理病理辨五善七恶

    辨五善七恶当从脏腑、气血的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以心为例,心的正常生理是: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舌为心之苗等。外科病若影响到心,则心发生的病理性变化不外乎善与恶。心善表现精...[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根据局部症状辨顺逆

    辨顺逆是根据局部症状进行的。即按疾病发展顺序产生的症状称顺症,不按疾病发展顺序出现反常现象称逆症。现将疮疡初、成、溃、敛的局部症状辨顺逆方法列于表5-6。表5-6 根据局部症状辨顺逆病期顺症逆症肿疡初期疮顶高突,由...[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第五节 辨经络

    外科病无不与经络有关,历代外科学家对辨经络尤为重视。如 《灵枢·经脉》 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后世医家指出: “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说明辨经络之必要。因此不可忽视经络循行分布与脏...[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辨发生于毛发、皮、脉、肉、筋、骨的病痛

    辨毛发、皮、脉、肉、筋、骨病痛涉及美发、美容、美体及外科诸疾与内脏之间的关系。《素问·痿论》 曰: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 《素问·经脉别论》: “诊病之道,观人勇怯...[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辨上、中、下三焦

    (一)辨上焦 (横膈以上部位)病痛上焦病痛包括头面部病痛如斑秃、头癣、眼部病痛 (眼疔等)、鼻部病痛 (鼻疔、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耳部病痛 (慢性中耳炎、耳疔)、口腔病痛 (口腔溃疡、口腔炎)、咽喉部病痛 (咽炎、扁桃体炎...[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十二证治法

    外科病种类繁多,症状各异,且多千差万别,但都可用阴证、阳证、表证、里证、气证、血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脏证、腑证等十二证治法概之。而表、里、气、血、寒、热、虚、实、脏、腑又可用阴阳划分,即表、气、热、实...[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十二证治变法

    十二证治变法是遵循十二证治大法,又根据疾病的变化,改变治法,达到有病证有治法,随其变而治之的目的。以热证为例,热证当用清热法,又当根据热在气分、血分、营分等不同,分别用清气透热解毒法、凉血解毒法和清营泄热法等。而...[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消、托、补三大法

    消、托、补三大法,是根据外科病三个发展阶段而创立的相应治法。即使疮疡早期消散,中期托毒于外,不使毒邪走陷,后期扶正祛邪,使病早愈。是否达消、托、补之要求,突出体现在对十二证治法和十二证治变法的具体运用上。(一)消法...[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

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是根据不同病证,运用不同药物,配制不同剂型,采用不同方法,施治于病变局部或与其相关的特定部位,通过组织对药物的吸收,达到治病目的。清代吴师机 《理瀹骈文》 曰: “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也即内治之药,所异...[继续阅读]

中医外科理治